党课讲稿:深学笃行强担当,守正创新促振兴奋力谱写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2025-10-31 388

党课讲稿:深学笃行强担当,守正创新促振兴奋力谱写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来到县委党校,与参加2025年第二期科级干部进修班的各位同志共同学习、深入交流。我们这一批干部,是XX县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根据安排,我将围绕“深学笃行强担当,守正创新促振兴,奋力谱写XX农业现代化新篇章”这个主题,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方针政策,以及我们XX县的发展实际,谈一些思考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高举旗帜,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新时代我县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方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对于我们XX县这样一个农业占有重要地位的山区县而言,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全县发展大局和长远未来的重大政治任务。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欣喜地看到,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蒸蒸日上。202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85.3亿元,同比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万元,同比增长9.2%,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全县各项经济指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瓶颈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结构“散”而不强。小农户经营仍是主体,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偏弱,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不足30%,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滞后。二是品牌效应“响”而不亮。我们拥有许多优质的特色农产品,但缺乏在全国市场叫得响、卖得好的知名品牌,“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依然存在。三是要素制约“紧”而不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农业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缺口较大;建设用地、金融支持等要素供给仍然紧张。四是融合发展“浅”而不深。农文旅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项目同质化现象初显,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未能形成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新格局。这些问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翻越的山丘,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产业振兴引领XX农业现代化全面突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就是空中楼阁。我们必须坚持以产业振兴为牵引,下足“绣花”功夫,精准施策,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做强特色产业,夯实振兴之基。XX县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山地资源丰富,这是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的最大优势。我们必须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高山蔬菜、食用菌、特色畜禽、精品花卉四大优势板块。

在高山蔬菜方面,要巩固提升“南菜北运”基地的战略地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通过推广新品种、应用水肥一体化等绿色技术,预计全年产量可达52万吨,产值有望突破32亿元。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错峰上市的精细蔬菜,精准对接XX地区、XX都市圈等高端市场,让“XX蔬菜”成为绿色、安全、优质的代名词。

在食用菌产业方面,要推动从“量”到“质”的飞跃。我县的XX香菇、XX木耳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今年以来,通过工厂化育菌、标准化栽培模式的推广,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将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未来,我们要加大对菌种研发、精深加工和药用价值开发的投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食用菌产业强县。

在特色畜禽养殖方面,要走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要大力推广“畜禽—沼—果(菜)”等循环农业模式,重点扶持XX黑猪、XX林下鸡等地方特色品种的保种和扩繁。目前,我县生态畜禽养殖业产值稳定在28亿元左右。我们要引导养殖户从追求出栏率向追求品质和效益转变,通过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吃上真正的“放心肉”。

在精品花卉产业方面,要将其打造为美丽经济的新增长点。我县的XX兰花、XX杜鹃等在区域市场已小有名气。2024年,花卉苗木产业产值已近9亿元,成为带动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芳香产业”。我们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集育种、种植、交易、观光于一体的现代花卉产业园,推动花卉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二)培育新型主体,激发振兴之活。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引领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县里已经设立了每年3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对年产值首次突破1亿元、5亿元的,分别给予重奖。力争到2028年,培育出3-5家产值超10亿元的“顶梁柱”式农业龙头企业。

二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是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关键纽带。我们要深入实施“XX新农”培育计划,每年至少组织500名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参加专题培训。同时,要加大信贷支持,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有效解决新型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目前,我县已发展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400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150家,他们正成为田间地头最具活力的生产力。

(三)擦亮金字招牌,提升振兴之名。品牌是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我们必须把品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我县农产品从“卖原料”向“卖品牌”转变。

要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区域公共品牌。经过多方论证和设计,我们推出了“XX山珍”这一县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旨在整合全县优质农产品资源,形成品牌合力,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宣传,抱团闯市场。

要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金字塔式品牌体系。在“XX山珍”的统领下,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对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县财政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截至目前,我县已拥有各类注册农业商标130余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两品一标”产品达到80个,初步形成了品牌矩阵。据专业机构评估,我县主要农产品品牌总价值已超过50亿元。

要创新品牌营销推广方式。酒香也需要吆喝。我们要整合每年超过1000万元的宣传经费,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一方面,要“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展销会,让“XX山珍”亮相于更广阔的舞台。另一方面,要“引进来”,办好我们自己的采摘节、丰收节,吸引游客和客商。更要拥抱互联网,深化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大力发展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

三、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开辟县域经济增长新蓝海

当农业与文化、旅游相遇,田园就变成了公园,农房就变成了客房,产品就变成了礼品。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

(一)农文旅融合的成效与广阔前景。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我县重点打造的“XX古村生态旅游区”为例,该项目总规划投资2.5亿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对几个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将梯田风光、传统民居、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元素有机结合,打造了集农事体验、文化探寻、康养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2024年,该区域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带动周边3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这个案例雄辩地证明,农文旅融合这条路,我们走对了,而且前景无限。

(二)守正创新,拓展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推进农文旅融合,不能搞简单的“1+1+1”,而要通过创意赋能、科技赋能、文化赋能,实现“乘数效应”。

一要深化“农业+旅游”,打造沉浸式体验。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传统观光农业。比如,在高山蔬菜基地旁,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和“田园厨房”餐厅,让游客体验从采摘到餐桌的全过程。在花卉产业园中,植入亲子乐园、婚纱摄影基地等业态。让游客不仅能看风景,更能留下来,深度体验田园生活。

二要深化“农业+文化”,讲好XX故事。XX县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把这些沉睡的文化资源唤醒。可以建设农耕文化博物馆,复原传统农具和耕作场景;可以将濒临失传的地方戏曲、手工艺,编排成实景演出或开发成文创产品;可以将革命旧址与周边的农业园区串联起来,开发红色研学旅游线路。让文化为农业赋魂,让游客在乡愁记忆中产生情感共鸣。

三要深化“农业+康养”,抢占健康产业新风口。我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空气质量优良,这是发展康养产业的宝贵资本。我们可以依托林场、水库等优质生态资源,结合中草药种植,开发森林浴、药膳理疗、瑜伽冥想等康养项目,打造一批高端森林康养基地,吸引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城市人群。

(三)直面挑战,推动融合发展行稳致远。在看到光明前景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难点。比如,项目规划千篇一律,精品意识不强;农村道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仍然是短板;既懂农业又懂旅游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部分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避免“一哄而上”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新基建”的投入力度。要实施“乡贤回归”和“人才引进”双轮驱动,筑牢人才支撑。更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四、锤炼党性,强化担当——对全体学员的三点希望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推动XX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一场硬仗,也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在座的各位是全县干部队伍的骨干,是这场硬仗的“主攻手”和“排头兵”。借此机会,我对大家提三点希望:

第一,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永葆“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的奋斗姿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不会自动实现,必须靠我们一锤一锤地敲、一件一件地干。希望大家回到各自岗位后,能够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应付,多一些担当。要深入田间地头,拜群众为师,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难题。要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花在抓落实上,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第二,要保持定力、守住底线,筑牢“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思想堤坝。随着农业农村投入的不断加大,各种项目、资金日益增多,我们面临的廉政风险和考验也更加严峻。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要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深刻认识到,清正廉洁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保障。只有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我们才能挺直腰杆、放开手脚去推动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三,要胸怀大局、着眼长远,争当“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行家里手。做好“三农”工作,专业知识和深厚感情缺一不可。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加强对农业农村政策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更重要的是,要怀着一颗对土地、对乡村、对农民的赤诚之心去工作。要真正“沉下去”,与农民群众交朋友、心连心,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既要干好当前,也要着眼长远,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奋力谱写XX农业现代化新篇章,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我们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深学笃行强担当,守正创新促振兴奋力谱写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902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