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奋力谱写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题是“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选择这个主题,是基于当前我们所处的关键历史节点和面临的紧迫发展任务。今天在座的,都是我们XX州交通运输战线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分子,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成色、担当精神和履职本领,直接决定着我州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温度。因此,这次党课既是一次理论学习和思想淬炼,更是一次工作部署和行动动员。
当前,我们正站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科学谋划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交通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展,区域发展的崭新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期盼日益增长。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要求交通运输行业要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这一定位,既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期许和鞭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和保障改善民生的“连心桥”,我们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使命无上光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的懈怠和彷徨,都可能让我们错失发展的机遇;任何的能力短板和担当缺失,都可能拖累全州现代化建设的后腿。
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领会“强化政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我们每一位交通人政治品格和专业素养的根本要求。下面,我将结合我们的行业实际,从四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交通人的政治担当与历史使命
政治担当,是共产党人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对我们交通人而言,讲政治、有担当,不是空洞的表态,而是要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我们谋划、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交通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首先,强化政治担当,就是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到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再到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持续深入学习领会,确保中央的决策部署在XX州不折不扣地落地生根。我们谋划的每一条线路,建设的每一个项目,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看是否符合中央精神,是否有利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是否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
其次,强化政治担当,就是要主动服务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交通是经济的脉络,是发展的先行棋。当前,我州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服务效能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就交通论交通”的思维定式,将交通发展置于全州“一盘棋”中去考量。我们的规划要与产业布局、城镇规划、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等紧密衔接;我们的项目建设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园区、重要经济节点、核心景区的通达需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打通一条断头路,可能就盘活了一个片区;建设一个枢纽站,可能就催生了一个产业集群。我们要用交通的“先行”为全州发展的“快行”提供最坚实、最可靠的保障。根据初步测算,在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期间,全州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超过650亿元,这不仅是经济数字,更是我们服务大局、支撑发展的沉甸甸的责任状。
再者,强化政治担当,就是要始终坚守“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交通运输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人民群众。我们工作的成效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南针”和“发力点”。是城市交通拥堵让群众通勤不便,还是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是客运服务品质有待提升,还是交通执法行为不够规范?这些都是检验我们是否具有为民情怀的“试金石”。我们要常态化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出行问题。要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第一标准,让交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州人民,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同志们,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强化政治担当,必须以强化理论武装为前提。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特别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和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我们的交通运输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