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各位人才代表,朋友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人才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分析当前我市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各位人才代表坦诚交流,共商发展大计,共谋未来新篇,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开创我市人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刚才,XX同志通报了“十四五”以来全市的人才引进情况,XX县、市属XX医院以及几位引进的人才代表作了非常好的交流发言,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也深感振奋。你们的发言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事业发展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广大人才积极投身XX建设的饱满热情和昂扬精神风貌。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人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为XX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全市广大人才,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一、认清时代方位,深刻把握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当前,XX市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发展阶段。从宏观态势看,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在我市交汇叠加,政策红利、发展红利正在加速释放,为我市实现追赶进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从产业基础看,我市正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发展中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数据信息、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正在积厚成势,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1.7%,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是处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渴求就越是强烈,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就越是凸显。可以说,XX市未来的发展,其根本驱动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人才。谁能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因此,全市上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的理念,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环境,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二、回顾发展历程,客观总结人才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效能稳步提升。
一是政策支撑体系日益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聚力保障高质量追赶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人才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市财政每年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真金白银的投入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引才聚才的坚定决心。
二是人才引进数量实现新突破。聚焦全市发展急需,人才引进的力度逐年加大。仅2023年至2025年这三年,全市通过发布公告、赴外招聘等多种形式,就计划引进各类人才超过1500名。例如,2024年,全市发布事业单位人才岗位需求704人,其中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229人。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我市各行各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是人才发展平台不断拓宽。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集聚人才链,支持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同时,通过实施“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员等制度,2024年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达到135人次,选派各类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有效推动了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人才工作与高质量追赶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还不够高,特别是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高精尖缺”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仍然稀缺。人才发展的全链条闭环还不够顺畅,“引、育、用、留”四个环节中,重引进、轻培育、用不好、留不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人才效能未能得到最优化发挥。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还不够完美,服务保障体系的精细化、个性化水平有待提升,全社会尊才爱才用才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