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
2023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一书中 。
《论述摘编》的出版,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一领域的思想理论被系统性地整理和确立。该书收录了自201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指示、批示等60余篇重要文献,共计174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为首次公开发表 。全书分为八个专题,全面覆盖了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
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培养好少年儿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为妇女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更好发挥作用 。
这八个专题构成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论述的总体框架。《论述摘编》不仅是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者学习的权威教材 更是全党全社会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妇女儿童观”和“家庭观”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核心思想与战略论述
通过对《论述摘编》及相关讲话的深入分析,可以提炼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的几大核心支柱。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妇女儿童事业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始终将“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置于首要位置 。他强调,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将其纳入议事日程和总体规划,并提供有力保障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政治保障 。这种顶层设计确保了妇女儿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同频共振。
(二)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全面发展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中反复强调的核心理念 。他指出,妇女权益是基本人权 ,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新时代妇女发展的广阔舞台:
鼓励妇女建功立业: 引导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主战场 强调妇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
消除性别歧视: 强调要依法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的犯罪行为 ,消除就业、教育等领域的性别歧视,为妇女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提升妇女综合素质: 鼓励妇女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时代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关爱儿童成长: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重视,他生动地指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未来的“生力军”。他的相关论述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立德树人: 强调要为下一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
全面发展: 鼓励儿童培养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 同时保障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权益优先: 强调儿童优先发展原则 ,要求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特别是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要给予更多帮扶 。
(四)重视家庭建设: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中的一个高频词。他将家庭建设提升到关系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 。他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不仅是个人和小家庭的事,更是关系到社会风气和国家未来的大事。通过建设和谐家庭、实施良好家教、培育积极家风,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
(五)保障合法权益:法治建设与社会关怀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贯穿所有论述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健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治体系 将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 。他要求妇联等组织要积极作为,推动解决影响和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突出问题,尤其要关注和帮扶困难妇女儿童 不断增强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深化妇联改革:新时代妇联工作的方向与任务
对于妇联组织,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妇联组织必须深化改革创新 :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确保广大妇女始终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
延伸工作手臂: 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层,更好地服务普通妇女群众。
提升服务能力: 聚焦妇女儿童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妇联干部队伍 。
(七)推动全球妇女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的视野超越国界,积极倡导全球妇女事业的合作与发展。在多个国际场合,他都就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主张。
联合国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 提出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等四点主张 。
全球妇女领袖会议: 在本月稍早举行的这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呼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妇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构建新的发展治理框架以保护妇女权益,并确保妇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公平受益 。
这些论述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性别平等的责任与担当 。
重要讲话与指示的时间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工作的关注是持续和一贯的。以下是自2012年以来,部分关键时间节点的讲话与指示,展现了其思想论述的演进与深化:
2012年11月起: 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就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论述摘编》的主体内容 。
2020年9月: 在联合国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向世界阐述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主张 。
2023年6月: 《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发行,标志着其思想体系的系统化呈现 。
2023年9月29日: 对妇女儿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带着真心真情付出更大努力”,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
2023年10月: 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妇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
2025年10月13日: 在全球妇女领袖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为解决全球妇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中国方案 。
这一系列连贯的讲话和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儿童事业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深邃思考。
论述的实践转化与影响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是理论指导,更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与政策实践。
(一)对立法工作的指导性影响
尽管法律条文中可能没有直接引用具体讲话,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相关立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精神指引。以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例 ,其修订过程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对妇女工作的新要求。虽然搜索结果未提供该法案具体条文直接引用总书记论述的证据 但地方立法实践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影响。例如,贵州省在修订其地方性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时,明确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作为修法的首要必要性,旨在“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社会普遍遵守的法规规范” 。这表明,总书记的论述精神已经成为立法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推动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 。
(二)政策落实与成效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通过一系列国家级规划和纲要得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是落实这些指示精神的核心政策工具。
实施与监测: 国家建立了对这些纲要实施情况的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例如,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分析纲要目标的实现进度 。2023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妇女发展纲要》实施进展顺利,妇女健康、教育、经济参与、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
成效体现: 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妇女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更加凸显。儿童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整体健康状况和受教育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
评估局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公开资料中,更多的是针对上述发展纲要的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而缺少直接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落实情况”的专项官方评估报告或学术研究,, 。这表明,对指示精神的评估,主要是通过衡量其物化成果——即国家发展纲要的完成度来进行的。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形成了一套系统、全面、深刻的重要论述。这一思想体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注重家庭建设为重要内容,以保障合法权益、深化妇联改革为关键抓手,并以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展现了宽广的国际视野。
这些论述通过《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的出版得以系统化,并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不断丰富发展。在实践层面,这些论述精神深刻指导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修订完善,并通过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更好地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培养好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8816.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