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的报告
2025-10-28 526

关于镇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的报告

根据上县委、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我镇于2025年初全面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为系统评估改革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镇党委、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改革后各机构的职能运行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改革基本情况与总体成效

本轮机构改革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以增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性、重塑性的机构职能调整,初步构建了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要求的新型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一)机构设置优化,职能体系更加清晰

改革前,我镇内设及下属事业单位繁多,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资源分散等问题。本轮改革坚持“扁平化管理、集成化服务”的原则,对原有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一是优化整合党政内设机构。将原有的12个党政办公室和业务科室,优化整合为“五办”,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这一调整打破了部门壁垒,强化了党委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务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统筹设置事业单位。将原有的8个分属不同条线的事业站所,整合重组为“两中心”,即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心,集中资源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和技术支持。三是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力量。根据赋权清单,正式组建了XX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的治理难题。通过本轮改革,我镇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总数由改革前的20个精简至8个,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责边界更加明晰,为提升治理效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人员编制整合,干部队伍更具活力

遵循“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费随人走”的原则,我镇稳妥有序地完成了人员的转隶和编制的调整工作。一是科学核定编制。根据“三定”方案,全镇共核定行政编制45名,事业编制60名,行政与事业编制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对综合行政执法队,单独核定行政执法专项编制20名,确保执法力量充足。二是平稳实施转隶。本次改革共涉及85名干部职工的岗位调整和身份转换,其中55名为事业单位人员转隶。镇党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政策宣讲、个人意愿征询、组织调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转隶过程人心不慌、工作不断。三是激发队伍活力。结合机构重组,我镇全面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干部双向选择机制。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关键岗位。改革后,全镇干部队伍平均年龄下降了3.4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显著提振。

(三)运行机制创新,“减负赋能”成效初显

改革不仅是机构的“物理重组”,更是运行机制的“化学反应”。我镇坚持“减负”与“赋能”双向发力,推动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减负”方面,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截至2025年10月,全镇制发文件数量、召开会议次数同比分别下降35%和42%;对上级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进行梳理整合,建立“白名单”制度,全年迎接各类检查频次减少了近50%,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抓落实。在“赋能”方面,随着执法权、部分审批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的下放,乡镇的自主权得到实质性增强。镇党委建立了重大事项议事决策规则,确保下放的权力接得住、用得好。初步统计,群众和企业在镇域内能够“一站式”办结的事项比例提升了近40%,基层治理的“工具箱”更加充实。

二、机构职能运行主要情况分析

改革后,新的机构职能体系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镇机构改革后机构职能运行情况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872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