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电子秤市场秩序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2025-11-03 136

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电子秤市场秩序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深化电子秤市场秩序监管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县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总结前期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刚才,会上宣读了《关于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的通知》,通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并进行了业务培训,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电子计价秤,一头连着市场交易,一头连着百姓民生。它不仅是简单的称重工具,更是衡量市场公平、反映社会诚信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尽管我们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但“缺斤短两”、“鬼秤”作弊等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这个问题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是检验市场监管部门履职能力和为民情怀的试金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小计量”背后关联着“大民生”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打好这场电子秤市场秩序的攻坚战、持久战。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视成绩与问题,清醒认识计量监管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自全县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各单位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履职尽责,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5年9月底,全县累计检查电子计价秤6100余台,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19台,立案查处案件16件。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对相关计量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市场经营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规范,这一点值得肯定。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深层次问题。当前,电子秤市场的乱象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给我们的一线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是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和技术性不断增强。传统的作弊秤手法简单,易于识别。而现在的“鬼秤”可以通过预设密码、遥控操作等方式随时调整称重数据,作弊手法更加隐蔽,非专业人士难以察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互联网平台销售、传授作弊技术,形成了黑色产业链,给我们的追根溯源带来了极大困难。这要求我们的执法人员不仅要有火眼金睛,更要有与时俱进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是市场主体的守法意识和诚信水平参差不齐。在利益驱使下,部分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将“缺斤短两”视为牟取不当利益的潜规则。他们抱着侥幸心理,与监管部门“打游击”、“躲猫猫”。同时,一些集贸市场的开办者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场内经营者的计量行为疏于管理,甚至默许纵容,为违法行为提供了生存土壤。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化电子秤市场秩序监管工作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868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