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医保便民服务优化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县近三年来医保便民服务“小切口”改革的阶段性成效,系统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服务覆盖不均衡、流程衔接有漏洞、技术支撑待加强等突出问题,详细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异地就医“智慧办”扩面、生育津贴“即时享”提效、医保购药“送上门”全域推广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医保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切实增强广大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同志,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同志,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同志,县政协分管副主席同志,县医疗保障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股室、直属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各乡镇党委或政府分管医保工作的领导、医保服务站站长及业务骨干,县内23家定点医疗机构(含*家县级医院、*家乡镇卫生院、家民营医院)主要负责人及医保科科长,全县45家定点零售药店(含家连锁药店、*家单体药店)法人及质量负责人,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刚才,县医保局、*镇医保服务站、*县人民医院、*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分别围绕医保便民服务改革推进情况、基层服务实践、医疗机构协作配合、药店配送服务开展等方面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实在、很具体,既有成效总结,也有问题剖析,更有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会后要对照各自职责,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县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医保便民服务优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医疗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医保服务的便捷程度直接关系到群众对民生保障工作的满意度,更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优化医保便民服务不仅是回应群众期盼的必然要求,更是服务全县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政治高度、民生角度、发展维度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
(一)优化医保便民服务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截至2024年底,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万人,参保率连续5年稳定在98.5%以上,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万人(含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万人、企业职工万人、灵活就业人员万人),居民医保参保万人(含农村居民万人、城镇非就业居民万人)。这万参保群众中,有万老年人(60岁以上)、万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占比达%)、万孕产妇,他们对医保报销、异地就医、购药结算等服务有着高频且迫切的需求。过去,部分群众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需要往返县乡两级医保部门,提交3~5份纸质材料,平均耗时2~3个工作日;生育女职工申领津贴需要自行收集住院病历、出生证明、费用清单等10余项材料,再到医保窗口提交,审核发放周期长达15~20个工作日;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购药需要家属陪同到线下药店,遇到雨雪天气更是困难重重。这些急难愁盼问题,正是我们工作的发力点。近年来,我们推行的异地就医“智慧办”、生育津贴“即时享”、医保购药“送上门”等举措,正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群众跑”变成“数据跑”,把“多次办”变成“一次办”,把“上门办”变成“送上门”,让群众少跑腿、少费心、少花钱。比如镇村78岁的老人,因患尿毒症需要每月到*市人民医院进行4次透析治疗,过去每次异地就医前都要让儿子骑电动车带他到镇医保服务站备案,单程距离12公里,遇到下雨天路上要走1个多小时,自2023年推行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后,老人儿子通过“皖事通”App在家就能帮老人完成备案,今年1—5月已成功备案20次,累计节省往返时间40多小时、交通费用600多元。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充分证明优化医保便民服务就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了实处,必须持续抓紧抓实。
(二)优化医保便民服务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居民占全县总人口的*%,农村地区医保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成效。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县每年有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万农村老年人随子女在外地居住,这些群体的异地就医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数量较多,万农村居民中,高血压患者万人、糖尿病患者万人,他们需要长期购药、定期报销,对医保服务的便捷性要求更高。如果农村地区医保便民服务跟不上,不仅会增加农村群众的就医负担,还可能导致部分群众因就医不便而延误治疗,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制约乡村振兴的推进。近年来,我们通过推进异地就医“智慧办”,将农村地区线上备案率从2021年的%提升到2024年的*%;通过优化生育津贴“即时享”,让农村参保女职工在乡镇卫生院生育后也能及时拿到津贴,2023年全县农村参保女职工生育津贴“即时享”覆盖率达*%,比2021年提高*个百分点;通过试点医保购药“送上门”,在镇、镇等农业乡镇建立配送服务点,为*名农村行动不便群众提供送药上门服务。这些举措有效缩小了城乡医保服务差距,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同等便捷的医保服务,减轻了农村群众的就医负担。比如镇村大娘,今年65岁,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过去每月都要自己拄着拐杖走3公里路到镇药店购药,遇到身体不适时根本无法出门,2023年镇开展医保购药“送上门”试点后,大娘通过村医保协管员帮忙在线上下单,药店每月定期将降压药、降糖药送到家,还免费提供用药指导,今年以来已享受送药服务6次,不仅解决了购药难题,还避免了因漏服药物导致的病情波动。此外,优化农村地区医保便民服务,还能吸引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三)优化医保便民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县域发展软实力的关键举措。医保服务不仅关系到群众生活,也与企业发展、市场活力密切相关。我县现有各类企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中小微企业家,这些企业的职工医保参保、生育津贴申领、医保报销等服务,直接影响企业的用工稳定性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医保服务流程烦琐、效率低下,不仅会增加企业的事务性负担,还可能导致员工因医保问题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企业凝聚力。比如过去企业为员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需要安排专人收集员工材料,再到医保窗口提交,每月平均要花费2~3个工作日,占用了大量人力成本;企业女职工申领生育津贴,需要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助收集材料、代为申报,审核周期长,员工意见较大。近年来,我们通过推行异地就医“智慧办”,企业员工可自行在线上办理备案,企业无需再代为跑腿,2023年全县企业职工线上异地就医备案率达%,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约万元;通过优化生育津贴“即时享”,企业女职工在定点医院结算后无需企业协助,医保部门直接将津贴发放到员工个人账户,2023年全县企业女职工生育津贴“即时享”比例达%,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事务性工作量减少*%。同时,便捷的医保服务也能提升我县的营商环境吸引力,吸引更多企业来我县投资兴业,比如有限公司在考察我县投资环境时,专门了解了医保便民服务情况,对我县异地就医“智慧办”、生育津贴“即时享”等举措高度认可,认为这些服务能有效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最终决定在我县投资万元建设生产基地,带动就业*人。此外,优化医保便民服务还能提升我县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域发展软实力,为我县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形象奠定坚实基础。
二、客观总结成效,准确把握我县医保便民服务优化的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医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县医保局牵头各相关部门、各乡镇,以“小切口”改革为突破口,聚焦群众在医保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异地就医“智慧办”、生育津贴“即时享”、医保购药“送上门”等便民举措,全县医保便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客观总结、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