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刚才,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的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相关情况,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我都同意。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道路交通安全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根本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打响、坚决打赢这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攻坚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正视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交通安全工作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持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我市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挑战。
根据掌握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也就是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共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1580起,造成215人死亡、1355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和受伤人数略有下降,但死亡人数却上升了3.8%。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无法挽回的生命悲剧,令人痛心疾首,也为我们的工作敲响了警钟。这些冰冷的数据表明,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根基尚不牢固,风险隐患依然大量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从事故原因分析和日常排查情况看,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设施欠账与管理短板并存。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00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但部分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承载能力已明显滞后。一些早期建设的国省干道、县乡公路,存在路面狭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等先天不足。城市内部,“断头路”“瓶颈路”现象依然存在,交通微循环不畅,早晚高峰拥堵问题突出,不仅降低了通行效率,也增加了事故风险。同时,部分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减速带、防护栏、照明设施等,存在缺失、老化或设置不规范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第二,重点领域风险与薄弱环节交织。从事故高发路段来看,连接城区的XX快速路、XX国道XX段以及通往南部山区的XX山区公路,是事故多发、高发的重灾区。这些路段车流量大、车速快,重型货车与小型客车混行现象普遍,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严重后果。从事故高发群体来看,“一老一小”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是事故伤亡的高危人群。从重点车辆来看,重型货车、工程运输车、“两客一危”车辆以及近年来数量激增的电动自行车,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仍存在漏洞,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构成了道路交通的主要风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