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对标XX省委、XX市委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判存在问题,并就下一步的攻坚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市农业农村局的XX同志和XX同志分别就具体工作作了详细安排,各乡镇(街道)也汇报了进展情况,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和美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
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是XX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XX实践。根据2025年XX省委一号文件及《2025年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的明确要求,这项工作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也已到了收官交账的决胜阶段。这两项工作,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市“三农”工作的核心抓手和头等大事。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其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
首先,要深刻理解“四融一共”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四融一共”即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这五个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精准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的具体形态。景村融合,不是简单的村庄美化,而是要深度挖掘乡村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现实图景。产村融合,核心在于破解农村产业“低、小、散”的困局,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将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农民深度参与并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旨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善治格局,确保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城乡融合,则是要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实现城乡居民在权利、机会、规则上的平等。而共同富裕,是所有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确保发展的成果由全体农民共享。这套理论体系,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为我们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次,要清醒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底色与基石。一个环境脏乱差的村庄,不可能成为“和美乡村”;一个连干净卫生的基本生活条件都无法保障的地方,更谈不上现代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群众感受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民生工程。从“三清二改一管护”的清洁行动,到农村“厕所革命”,再到生活垃圾、污水的系统治理,每一步都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福祉,关乎农村的文明程度。特别是今年作为五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的工作成效不仅要接受上级的考核验收,更要接受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前期,XX省有关部门对我市部分地区进行了暗访,反馈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既是警示,也是鞭策。它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短板和盲区,抓落实的韧劲和狠劲还不够。因此,必须将人居环境整治整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其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和衡量工作成效的“硬标尺”,以“绣花”功夫抓好每一个细节,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