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应对连续阴雨天气“三秋”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应对连续阴雨天气“三秋”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好“三秋”生产的系列部署要求,深刻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迅速行动,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打好防灾减灾保丰收这场硬仗,为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打赢“三秋”连阴雨防灾减灾保丰收攻坚战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这深刻启示我们,抓好粮食生产、有效防范应对自然灾害,是必须坚决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当前,“三秋”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近期持续出现的连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秋管工作造成严重威胁,给我们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把握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抓好“三秋”生产、应对连阴雨天气、确保粮食丰收的极端重要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到,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秋粮丰收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价格稳定,关系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大局稳定。面对连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我们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将防灾减灾保丰收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摆在突出位置,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好。要自觉将我市的粮食生产工作纳入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中考量,清醒认识到我市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最直接的贡献。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产量不降低、供给有保障,为全国全省粮食安全大局作出XX贡献。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将防灾减灾保丰收的各项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立足“防患未然”,精准把握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的严峻挑战。准确研判风险是有效应对挑战的前提。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当前连阴雨天气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三秋”生产各个环节可能造成的具体影响。要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本轮连阴雨天气可能具有持续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局部雨强较大等特点。这种天气条件将对秋收工作产生直接不利影响,导致田间湿度大、机械无法下地作业,延误最佳收获期,增加粮食霉变发芽风险,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同时,连阴雨天气也会对秋种工作造成严重阻碍,导致土壤过湿,无法及时整地播种,影响适期播种,可能错过冬前形成壮苗的关键时期,为明年夏粮生产埋下隐患。此外,持续的阴雨天气还会加剧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增加秋管难度和成本。因此,我们必须对连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宁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轻,宁可想得复杂些、不可掉以轻心。要组织农业、气象、水利等部门进行专题会商,加强监测预警,精准评估影响,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制定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群众科学避灾、主动防灾。要全面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特别是对低洼易涝地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机合作社等重点区域和主体,要加强指导和服务,提前落实排涝降渍、抢收抢种等措施,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