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党课讲稿:我省对新四军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与新时代精神传承
同志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聚一堂,重温抗战时期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目的就是要从伟大的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担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今天我交流的题目是:《我省对新四军*地区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与新时代精神传承》。作为一名从*中学走出去的老校友,能回到母校与各位老师和朝气蓬勃的同学们进行交流,我感到十分荣幸。下面,我将围绕我省在抗战中的独特贡献、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及我们如何在新征程上继往开来,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回望烽火岁月:我省作为新四军重要源头和坚强后盾的卓越贡献
同志们,谈及抗日战争,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是“地道战”“地雷战”的传奇。但很多人或许并不熟知,在我们脚下这片红色的土地——*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特别是为新四军在*地区的敌后抗战,作出了怎样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首先,我省是新四军的重要发源地和兵员策源地。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极端艰苦条件下,独立支撑起南方革命的旗帜。在我省,当时的省委机关被打散,但革命的火种没有熄灭。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崇山峻岭间浴血坚持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这三年,是信念的坚守,是意志的磨砺,更是力量的积蓄。当全民族抗战的号角吹响,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这些饱经战火考验的红色战士,便成为组建新四军的核心骨干力量。根据确凿的史料记载,1938年初,在我省各地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指战员,经过集中整编,共有5000多名热血儿女光荣地加入了新四军的战斗序列。这个数字,在当时新四军初建时总兵力仅一万余人的背景下,占据了近半壁江山。可以说,新四军的四个支队中,第二支队和第三支队基本上是由我省子弟兵组成的。他们怀着“北上抗日,还我河山”的坚定决心,告别家乡的父老乡亲,义无反顾地开赴*、*等省的抗日前线,迅速在*地区打开了敌后抗战的崭新局面。这5000多名战士,不是未经训练的新兵,而是历经三年残酷游击战争淬炼的精锐之师。他们战术灵活,意志坚定,作风顽强,为新四军的早期发展和战斗力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