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社会工作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2025-10-14 118

在县委社会工作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主题鲜明、意义深刻。刚才,几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公文写作、审核、流转等环节,深入查摆了风险、剖析了根源,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大家的发言准备充分、思考深入,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自觉。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结合同志们的发言和个人思考,讲几点总结意见。

一、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公文抄袭的现实危害

文风是党风的直接体现,公文质量是机关工作效能的重要标尺。公文抄袭看似小节,实则关乎作风、影响大局,其危害不容小觑。一段时期以来,“文抄公”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屡禁不绝,甚至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成为一种亟待整治的作风顽疾。

首先,公文抄袭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文件是上传下达、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照搬照抄、改头换面,满足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本质上是思想懒惰、责任悬空的懒政怠政行为。这种“照葫芦画瓢”式的撰写方式,使得公文脱离了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导致政策悬空、工作落空。就在今年,XX省XX县、XX省XX县等地相继曝出公文抄袭事件,有的甚至原文照搬其他地区数年前的文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公文抄袭绝非无伤大雅的“笔墨游戏”,而是侵蚀工作肌体的“作风病毒”。

其次,公文抄袭反映出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深层问题。一些干部面对繁重的文字任务,不是沉下心去学习研究、深入思考,而是习惯于当“二传手”和“搬运工”,在网上东拼西凑,甚至借助人工智能工具生成初稿。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的欠缺。长此以往,不仅干部自身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还会形成思维僵化、不求甚解的路径依赖,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再者,公文抄袭败坏学风文风、污染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短、实、新”的优良文风,坚决反对“长、空、假”的不良文风。抄袭来的公文,往往充斥着套话、空话、假话,言之无物、毫无新意,与中央倡导的优良文风背道而驰。这种不良风气一旦蔓延,就会导致机关内部形成浮躁、敷衍的氛围,严重影响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破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新组建的县委社会工作部,我们的每一份文件都代表着部门的形象和工作的开端,更要从一开始就树立严谨、务实、创新的作风,决不能让抄袭问题玷污我们的“第一印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县委社会工作部公文抄袭问题专题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756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