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法所“枫桥式司法所”建设的工作经验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XX司法所紧紧围绕司法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为契机,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在提升业务能力、优化服务管理、发挥职能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成功打造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坚强堡垒、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平台、服务保障民生的贴心窗口,为XX镇域社会和谐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县西南部,下辖59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总人口约4.2万人。XX司法所现有专职工作人员6名,均为中共党员,其中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3人。近年来,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挑战,XX司法所主动对标“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标准,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全面推动司法所工作理念、工作体系和工作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法治服务中心和矛盾化解终点站。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业务能力提升,锻造基层法治“先锋队”
我们始终将队伍专业化、设施标准化、手段智慧化作为提升司法所履职能力的基础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政治忠诚。牢固树立“党建+司法行政”理念,将党建工作要求深度融入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通过建立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等方式,以党建“红”引领法治“蓝”,确保司法所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工作实绩纳入党员积分管理,有效激发了队伍的内生动力和战斗活力。
二是坚持标准建设,夯实硬件基础。严格对照省、市“枫桥式司法所”建设标准,于2025年7月全面完成了司法所的规范化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达300平方米,科学规划了公共法律服务大厅、人民调解室、社区矫正宣告室、心理咨询室、集中教育室、档案室等功能区域,实现了功能分区、软硬达标。同时,配齐了办公电脑、高清打印机、执法记录仪、安防监控系统、远程视频会见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为群众提供集约高效的“一站式”法治服务,让基层司法阵地成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法治港湾”。
三是推动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司法。积极拥抱信息化浪潮,将“智慧司法”建设作为推动司法所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依托“智慧矫正”信息平台,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通过位置共享、视频核查、大数据研判行动轨迹等方式,实现对重点人员的精准化、动态化监管,严防脱管漏管。同时,开发并推广“XX司法”微信小程序,集成在线法律咨询、调解申请、法治宣传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