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慈善联合会会长在慈善项目观摩培训总结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交流总结各地、各慈善组织在慈善项目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省民政厅精心指导下,我们组织开展全省慈善项目观摩培训会。去年的观摩培训会,我们在X和X举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我们在X和X举行,主要内容是培训学习和项目观摩。
29日至30日,我们组织了两天的培训学习。各市(州)、县(市、区)民政部门和各级慈善组织负责同志共224余人参加培训。这次培训,字节跳动公益、腾讯基金会、省民政厅慈善事业发展处、为爱黔行公益的老师通过《X》《X》《X》《X》等课程为大家进行了授课。互联网慈善、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慈善项目品牌打造等培训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大家要结合实际抓好学习成果转化运用。
28日至29日,我们组织40余家单位在X和X实地观摩了公益慈善项目。这些项目做得都很好,有特色、有亮点。X区X街道X社区慈善超市通过组织开展积分兑换活动,有效培育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儿童之家(益童乐园)通过搭建儿童友好空间,开展参与式的儿童服务和活动,改善乡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老年食堂以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老年食堂”为切入点,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X市幸福里长照之家是公建民营项目,通过盘活资源,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老人的生活医疗和照护需求,最大限度提升了老人的生活品质。X区X街道X社区儿童之家(益童乐园)打造“空间+专职+服务”模式,建立儿童服务空间;X社区慈善爱心驿站通过建立集慈善募捐、救助、宣传、资源链接、服务转介、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益慈善服务平台,打造了“慈善助力、百姓受益、发展可持续”的良好社区慈善生态。X市X街道X社区老吾老驿站探索“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推进基层社会协同治理,创新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模式,形成了以驿站为核心载体的爱老助老服务网络;X镇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开展“家门口养老院”“行走的养老院”等多种模式的农村养老服务,通过组建三支队推进农村养老工作,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X市地名文化展示馆既展示了X执行地名管理法律法规的具体做法,也回溯了X历史变迁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X市X街道福X社区“希望工程•陪伴行动”由共青团、慈善组织等多个主体共同运营,通过与社区儿童之家和X学院大学生支教团深度合作,共同为辖区青少年儿童开展特色服务,助力辖区内的青少年健康成长。
观摩的这些项目中,很多都是在易地扶贫搬迁上万人的集中安置点实施的,说明我们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社区慈善有探索、有创新,应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截至2024年,全省设立150支社区慈善基金,规模达387.75万元。有关部门、慈善组织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慈善,通过设立社区公益基金,依靠慈善力量改善社区条件;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工站等场所,宣传慈善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通过慈善积分超市、志愿服务等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通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开展社工服务项目,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通过“慈善+就业”模式,开展就业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刚才,各市(州)有关负责同志围绕项目观摩、培训学习等情况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
下面,我结合X实际,就下一步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慈善事业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