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委书记在2025年新进教师入职仪式上的讲话:铸教育家之“魂”立大先生之“志”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第41个教师节的温暖节日里,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热烈而庄重的X学院2025年新进教师入职仪式。我代表学校党委对各位新教师的加盟表示热烈的欢迎!从今天起,你们将肩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后浪先锋。祝贺你们、祝福你们、祝愿你们,在人生这一崭新的航程中蓄势发力,扬帆起航!
在此,我想就如何在教育事业中铸教育家之“魂”,立大先生之“志”,谈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增强投身高等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
1.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定位中,深刻领悟高等教育的政治责任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从延安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一批重点高校服务“两弹一星”等国家战略;从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恢复发展助力经济腾飞,到新时代“双一流”建设支撑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始终与党的命运、国家的前途紧密相连。对于新进教师而言,这意味着我们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是在为党凝聚青年力量、为国家培育未来栋梁。当我们站在讲台上,面对的是“强国一代”的青年学子,我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这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参与,是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崇高使命,更是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独有的光荣感所在。
2.从“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全局作用中,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从突破“卡脖子”技术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推进共同富裕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于新进教师而言,这意味着我们的科研方向、教学内容、育人实践,都必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无论是选择研究课题,还是设计课程体系,都要思考“是否服务于国家急需”“是否能培养出堪当大任的人才”。当我们带领学生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完成一项社会调研、参与一项国家项目时,我们不仅在推动学术进步,更是在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这种“与国家同频共振”的参与感,正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感的最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