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关于“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贡献粮储力量”主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同交流学习。作为一名在粮储战线工作多年的普通员工,今天我想从个人角度,结合日常工作的点滴,分享一些粗浅的认识、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打算。我的发言不谈成绩,只谈感悟与不足,希望能引发大家的共鸣与思考,不当之处,也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谈谈我的认识
刚参加工作时,老前辈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最初,我以为这只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朴素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日复一日地穿梭在高达数十米的粮仓之间,手掌触摸着温热的麦粒,耳边回响着通风设备的轰鸣,我才逐渐理解了这句话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应急物资储备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这些宏大的论述,最终都落实在我们每一天、每一项具体而微的工作中。它是我在深夜打着手电筒,逐一检查仓门密封性时的那份谨慎;是面对粮情监测数据上一个微小的温度波动,便整夜辗转反侧、反复分析研判的那份焦虑;也是在执行应急物资调运任务时,看着一车车物资奔赴需要它们的地方,内心涌起的那份使命感。
我深刻地认识到,保障粮食和重要物资储备安全,绝不仅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所在的XX省,规划到2025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260万吨以上,全省的标准化仓容也已超过685万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省千万家庭的餐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基石。手中保管的每一粒粮食,都与宏观调控、市场稳定息息相关;库里存放的每一件应急物资,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因此,这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也来不得丝毫懈怠。只有真正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刻在心里,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守好这份“为国储粮、为民服务”的初心。
二、找找我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