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市管理研讨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城市管理研讨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围绕当前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集中研讨和思想碰撞。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能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共同为破解管理难题、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出谋划策,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奋力开创我县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刚才,县创建办、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城管局等几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分别就文明城市创建及志愿者服务、城市更新及绿化、重点区域交通治理及执法边界、摊点整治等工作作了很好的汇报,既总结了成绩,也剖析了问题,更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家园。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发展潜力和民生福祉。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城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公共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一线城市管理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城市管理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城市管理工作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450亿元,同比增长6.5%;常住人口达到65万,城镇化率提升至58.5%。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的加速集聚,给我县的城市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通过前期的调研和刚才大家的发言,我认为当前我县城市管理主要面临“四个短板”:
一是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依然存在。部分老旧城区道路破损、管网老化问题突出,“断头路”“瓶颈路”尚未完全打通;公共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供给不足,与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凸显;部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还存在环境卫生死角,绿化品质有待提升。这些都是城市功能性的短板,直接影响着市民的居住体验。
二是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乱扔垃圾、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仍时有发生。这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市民的文明习惯和主人翁意识养成尚需时日。城市管理不仅是政府的“独角戏”,更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市民文明素质的短板是城市管理最难啃的“硬骨头”。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的“广度深度”依然不够。虽然我们组建了各类志愿者队伍,但活动开展的常态化、规范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参与度主要集中在少数热心市民和特定群体,未能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特别是探索“商户自治+志愿者协助”等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步伐还不够快,基层治理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