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引领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8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
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制定出台《若干规定》
《若干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解决反复发生、久治未绝,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新情况,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在从严要求的同时,提出一系列新的硬举措。
切实精简文件。从“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加强评估审查”3个方面,提出加强文件数量全链条管控、推动文件“瘦身健体”、加强源头治理等具体规定,旨在解决有的地方和部门文件仍然偏多偏长,有的文件随意向下派任务,有的不发“红头”发“白头”等问题。
严格精简会议。从“严控会议数量”“控制规模规格”“提升质量效率”3个方面分级分类细化提出具体规定,旨在解决会议过多过繁、集中扎堆,擅自扩大规模,搞层层陪会,同一个主题反复开会等问题。
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从“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严控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总量”3个方面提出新规定,旨在解决有的督查检查不同层级、不同范围多头重复,层层配套开展,有的考核“多杂繁”,指标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有的频繁搞排名通报,让基层疲于应付等问题。
规范借调干部。从“不向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严控向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2个方面从严提出具体规定,旨在解决借调县乡干部过多,程序不规范,以跟班学习等方式变相搞借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