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XX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省住建厅关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严峻形势,找准问题症结,压实各方责任,以决战决令的姿态,坚决打赢XX镇生活污水治理这场攻坚战。
刚才,会议传达了省住建厅最新的通报要求,相关部门也汇报了我市的整体工作情况,听了以后,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紧迫。XX镇生活污水治理,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根子上却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和政治问题。它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环节,更是衡量我们执政能力和为民情怀的重要标尺。这项工作做不好,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服务XX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无从谈起;这项工作推不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落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XX镇生活污水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XX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抓好XX镇生活污水治理,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我市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第一,这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省委省政府也反复要求,必须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近期,省住建厅的通报措辞严厉、要求明确,对我市部分工作提出了直接批评。这不仅仅是业务通报,更是政治提醒。我们必须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好这项工作,就是用实际行动向党中央看齐、向省委省政府对标,容不得丝毫的迟疑、懈怠和变通。
第二,这是必须补齐的发展短板。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长期以来,我市“重城市、轻乡镇”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XX镇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短板问题突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不仅严重影响了乡镇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一份覆盖全国1155座XX镇污水处理厂的调研报告显示,千吨级污水处理厂的平均负荷率尚有62%,而百吨级设施的平均负荷率仅为38%。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XX镇环境治理这块短板不补齐,我市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必然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