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老龄工作小组全体(扩大)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擘画全市老龄事业发展的新蓝图。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市人社局,就近年来我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个汇报。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新时代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养老保障体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多重使命。近年来,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的各项政策法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老龄工作小组的有力指导下,聚焦职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妥有序地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政策宣传与落地准备工作,同时紧盯待遇保障和人才支撑两个关键环节,不断优化服务供给,精准落实各项退休人员待遇,努力为全市老年人创造更有保障、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具体介绍我们的工作。
一、聚焦扩面征缴,织密织牢社会养老“保障网”
养老保险是老年人生活的“压舱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稳定器”。一张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网,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我们始终将参保扩面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扩大制度覆盖面,确保“应保尽保”。
一是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实现精准扩面。传统的扩面方式面临着底数不清、目标不明的瓶颈。自2024年以来,我们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依托信息化手段为工作赋能。我们主动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大数据筛查比对,动态锁定全市范围内未参保企业、断保人员以及有参保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形成了一份精准到人、详实可靠的扩面工作清单。在此基础上,我们联合各县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敲门行动”专项扩面活动,变“坐等参保”为“上门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深入楼宇、商铺、园区,面对面宣讲政策、手把手指导操作,将参保服务送到企业和群众的家门口。通过这种线上精准锁定与线下靶向发力相结合的模式,我们不仅提前完成了XX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任务,完成率更是达到了115%,扩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推动全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广大农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老年生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为了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着力构建并完善了“市级统筹、县区主抓、乡镇落实、村居经办”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市级层面加强政策指导和数据支撑,县区负责组织实施和督导考核,乡镇和村居则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一线力量。我们通过数据比对,将未参保的适龄城乡居民信息精准下发到每个乡镇、每个村居,由基层社保协办员实行“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入户进行政策解读和参保动员。正是依靠这张上下贯通、责任到人的工作网络,我们提前两个月完成了XX自治区下达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任务,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XX自治区的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