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审计局关于2025年度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推动全县党政机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我局立足审计监督职能,对2025年度全县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节约意识,《条例》学习贯彻常态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年来,全县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将学习贯彻《条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与中心组学习相结合。各单位普遍将《条例》及相关法规文件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有效提升了决策层的思想认识水平,为厉行节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是坚持专题教育与日常宣传相结合。各单位积极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和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释法,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铺张浪费的危害性。同时,充分利用单位内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工作简报等媒介,广泛宣传节约理念,营造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节约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审计过程中发现,多数单位能够做到人走灯熄、双面用纸、节约用水,节约型机关建设初见成效。
二、聚焦关键领域,强化刚性约束,厉行节约执行与审计监督见实效
我局在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中,重点关注了“三公”经费管理、会议培训活动、办公用房及资产管理等关键领域,发现全县各单位在强化制度执行和刚性约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公务用车管理精细化,严控“车轮上的浪费”
公务用车是厉行节约工作的重点监控领域。审计发现,部分XX单位在公务用车管理上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四紧”工作法,成为全县的标杆。
一是“紧”在源头管控,严格审核审批。牢牢把握车辆“入口关”,坚持“无编制不配备、无预算不采购”的核心原则。机关事务管理、财政等部门实行“双审核”机制,对公务车辆的编制、预算及采购流程进行严格把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XX县审批配备更新的公务用车数量为38辆,同比显著下降28%。在新增配置中,通过调剂方式解决的车辆占比高达40%,有效盘活了现有车辆资源。除执法执勤、应急救援等特殊工作需要外,新增及更新车辆已全部采购新能源汽车,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二是“紧”在出口处置,发挥资产效益。推动车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盘活利用。审计注意到,县直用车单位成功实现了跨层级调剂,分别从中央垂直管理单位和县直单位调剂接收公务用车各1辆。同时,从上交的旧车中择优选取了9辆车况尚可的车辆,调剂给公安、交通运输等车辆需求急迫的单位继续使用,实现了资产效益最大化。严格执行“买新交旧”和“一个月内上交”的规定,累计接收县直单位按规定上交的废旧公务用车88辆,并通过集中统一的公开处置方式,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