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2025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总结我校第三季度的工作,精准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重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刚才,XX同志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并汇报了本季度工作情况,XX同志宣读了关于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部分同志也补签了责任书。这些都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育人根本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在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更是我们必须坚守、不容有失的核心阵地。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在复杂局面中巩固稳中向好的工作态势
第三季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全校上下能够始终绷紧意识形态安全这根弦,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和上级部署,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有效维护了校园的总体安全稳定,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
一是组织领导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分析研判。今天会上,我们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舆情处置工作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优化了运行机制。这为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有力、指挥顺畅、反应迅速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通过补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这一严肃的程序,将责任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大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二是阵地管理与风险排查取得阶段性成效。尽管搜索结果未能提供本季度具体的检查次数和问题数据但根据各部门的常规工作汇报,第三季度我们围绕课堂教学、学术讲座、校园网络、学生社团等关键领域,开展了多轮次、多形式的自查自纠与专项检查。重点加强了对教材、教辅、试卷等教学材料的政治性审查,严防错误思想和观点流入课堂。通过这些扎实的工作,我们能够对潜在的风险点进行动态摸排,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三是主流思想舆论的引领力不断增强。我们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主题党日、政治学习、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校园网、公众号、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复。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依然存在,我们的工作在精细化、前瞻性、协同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个别同志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仍有偏差,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面对网络舆情新形态、新变化的应对能力仍需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还不够顺畅,尚未完全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合力。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二、在精准识变中把握当前面临的风险挑战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观念多元、价值取向多样、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的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念、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大,社会关注热点增多,各类风险隐患也进入了易发多发期。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准确研判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一)深刻认识“双节”期间意识形态安全的特殊风险。“双节”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契机,也是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集中凸显期。根据相关分析研判,当前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点:
第一,网络舆情发酵的风险。节日期间,师生上网时间增多,网络空间更趋活跃。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可能利用教育领域的某些热点事件、敏感话题进行恶意炒作,煽动对立情绪,制造舆论漩涡。一旦发生涉及我校师生的负面事件,在假日舆论场中极易被放大、扭曲,对学校声誉造成严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