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系统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的重要著作,集中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成就。这一重要文献,是全面把握“两个大局”、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权威教材,更是指导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提升能力本领的根本遵循。通过近期深入研读,我深受教育、备受鼓舞,进一步深化了对“国之大者”的领悟,增强了奋进新征程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一、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通篇贯穿着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深邃的战略远见,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论断,既是对新时代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指引。我们要从政治高度领会其精神实质,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尤其在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更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从全局上谋划工作,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比如,在推进基层治理改革中,不能只看数据指标是否达标,更要关注群众是否真正满意、政策是否落地见效;在落实重大项目时,不能片面追求速度规模,而应统筹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一)筑牢信仰之基,坚定理想信念。书中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这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面对何种诱惑,都必须坚守初心使命,不断补足精神之钙。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四个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书中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求我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必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来办。例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更要倾听老人出行不便、孩子上学难等具体诉求,让每一项举措都带着温度、体现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夯实执政根基。
(三)强化系统思维,提升战略定力。面对复杂形势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局面,我们必须增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