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密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探索形成“四个融入”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为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融入思想铸魂,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主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一是丰富教育载体,强化价值引领。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教育、“强国复兴有我”系列活动,涵盖思政课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色经典诵读等,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结合“开学第一课”“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等载体,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为脉络,联系本地教育发展历程强化教育实效,引导师生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深化实践育人,增强思政感染力。实施“行走的思政课”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师生代表赴本地革命纪念馆、党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重走红色足迹、情景党课、革命故事分享等形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今年累计组织赴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28场,参与师生达5000余人。三是打造宣传矩阵,弘扬教育正能量。将思政元素融入日常教学、师德培训,创新开设“课堂微思政”“班主任工作坊”,利用课间、班会等碎片化时间,以“身边榜样”“教育故事”为切入点,推动红色教育直达师生。依托“**教育”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开设“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专栏,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先进事迹36篇,阅读量超10万+,营造“崇教尚学、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
(二)融入管理强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教育治理,将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管理深度融合,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健全决策机制,把准办学方向。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纳入学校章程,明确党委在学校发展规划、人事任免、重大改革等事项中的领导作用。建立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今年以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研判会4次,解决学校思政课建设、师德师风等突出问题12项。二是推进民主管理,凝聚育人合力。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开展“校长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师生意见征集”等活动,畅通师生诉求渠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出台《新时代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今年查处师德失范行为2起,约谈提醒5人,筑牢教师队伍思想防线。三是强化阵地管理,守好育人主阵地。严格校园意识形态阵地监管,定期排查教材选用、课堂教学、校园网络、社团活动等风险点,清理违规读物300余册,整改校园自媒体账号12个。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配齐配强思政教师,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评选市级优质思政课15节,推动思政课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