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实效的专题研究报告
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核心阵地,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枢纽。提升其工作实效,对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报告以XX省XX县XX镇的实践为蓝本,结合对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相关先进经验的系统性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有效路径,并构建一套科学、长效的工作提质增效体系。
一、XX镇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增效的实践探索与初步成效
近年来,XX县XX镇围绕特定工作目标,积极创新,在党群服务中心的精细化服务与治理能力延伸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功能完善、群众满意的服务阵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服务精准化:延伸服务触角破解民生难题
XX镇突破了传统服务中心物理空间的局限,将服务阵地有效“搬到”群众身边。通过充分利用周边的健身广场、篮球场、公园等公共设施,构建了一个开放式、融入式的“红色家园”服务网络。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服务的可及性与覆盖面。以XX社区为例,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集中居住区改造诉求,社区党组织积极响应,于2025年初主导启动了投资达230万元的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对居住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景观、公共服务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此举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更通过具象化的成果增强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向心力与号召力。
(二)平台多元化:搭建协商渠道促进社区和谐
为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凝聚社区共识,XX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抓手,创新性地搭建了“暖心驿站”、“和睦邻里”等一系列议事协商平台。这些平台定期围绕村(社区)发展规划、公共事务决策、邻里矛盾纠纷等关键议题,召集村“两委”干部、专业调解员、志愿者骨干、辖区派出所民警以及群众代表共同参与。通过面对面的深入讨论与协商,确保了群众的诉求有正式渠道表达、意见有规范平台提出、矛盾有协同机制化解。截至2025年9月,XX镇依托此类平台已成功组织各类纠纷调解、邻里议事、民主恳谈等活动超过30次,有效促进了社区内部的和谐稳定与良性互动。
(三)活动常态化:丰富供给内容培育文明新风
XX镇结合“干部下沉、知情解难”等工作机制,充分盘活党群服务中心内部的各类功能室,积极推行“党群服务+”活动模式。通过系统性地组织和引导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中心内部以“排片式”运营模式,常态化开展“家门口赏好戏”文艺汇演、“情暖母亲节”主题关爱、“公益课堂”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2025年以来,此类活动已举办超过70场次。同时,中心还主动链接社会资源,提供了包括义诊、义剪、政策法规解读在内的便民服务20余次,累计服务党员群众超过2000人次,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提升了阵地的人气与活力,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社区精神、培育了文明新风。
二、构建科学完备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
XX镇的实践证明了服务创新的有效性,但要确保这种有效性得以持续和推广,必须建立一套科学、量化的绩效考核与评估体系。这不仅是对工作成效的检验,更是驱动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内生动力。
(一)建立多维度量化考核指标
借鉴多地先进经验,党群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应超越简单的活动次数统计,构建一个包含决策、过程、产出与效果的全方位指标体系。该体系应至少涵盖以下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