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关于扎实推进“四大民心工程”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案例报告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XX县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领会并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上级单位工作部署与XX县域发展实际,探索并构建了以“四大民心工程”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一、基本情况
XX县地处XX区域腹地,烟草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稳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与区域经济活力。进入新发展阶段,XX县局(公司)深刻认识到,面对行业转型升级、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多元化等新形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亟需创新与深化。以往的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覆盖面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渗透力不够深等问题,难以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为此,XX县局(公司)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和集体研讨,决定将思想政治工作从“文件里”“会议上”真正下沉到“行动中”“心坎上”,创造性地提出并扎实推进“党员一带一”连心工程、“百名干部进千家”贴心工程、“一生荣光、薪火相传”暖心工程以及“春风化雨”交心工程,合称“四大民心工程”。该系列工程旨在通过系统化、制度化、人性化的机制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位党员、每一位职工、每一位服务对象乃至社会相关群体,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态体系,从而有效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为企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
XX县局(公司)的“四大民心工程”并非孤立的活动,而是一个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的整体,共同构筑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四梁八柱。
(一)实施“党员一带一”连心工程,以“小实事”撑起“大格局”
“党员一带一”连心工程的核心要义在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将党的关怀与组织温暖精准传递,实现思想引领与实际解困的有机结合。
1.拓宽结对范围,彰显国企社会责任。XX县局(公司)打破了以往帮扶工作仅限于单位内部的局限,将结对帮扶对象拓展为四大群体:一是内部职工群众,特别是青年职工和思想有波动的职工;二是经营遇到困难的卷烟零售客户;三是产业链上的工业企业服务代表;四是驻地社区的社会弱势群体。这种从“行业内”向“社会面”的延伸,不仅强化了内部的凝聚力,更向社会展示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使党旗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2.创新帮扶模式,提升结对共建成效。针对困难零售客户这一重点群体,XX县局(公司)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134”联动帮扶模式。“1”是指组建一个由党员骨干、客户经理、工业企业驻地代表和诚信经营互助小组成员构成的联动帮扶队伍,形成多方合力。“3”是指严格遵循“精准识别需求、精准实施对策、精准跟进评估”三个环节,确保帮扶工作靶向明确、过程可控、效果可评。“4”是指从“店铺形象改造、驻店助销指导、科学订货指导、经营档级提升指导”四个关键点切入,提供“造血式”帮扶,帮助零售客户提升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通过这一模式,党员的先进性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生动局面。
(二)实施“百名干部进千家”贴心工程,以“接地气”共聚“正能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XX县局(公司)深知,职工家庭是企业最稳固的后方。“百名干部进千家”贴心工程,正是通过干部家访这一传统而有效的方式,将组织的严管与厚爱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构建和谐的“家企共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