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心得体会
2025年9月3日,秋日高远,天朗气清。在这样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里,我有幸在单位的组织下,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全程观看了在XX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和精神淬炼。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当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以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XX门,当一件件国之重器以雷霆万钧之势驶过二十大街,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我心中激荡奔涌,久久不能平息。作为一名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我深受震撼、备受鼓舞,也引发了我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深层思考。
一、钢铁洪流铸国魂,雄师阔步展新姿
此次阅兵,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崭新阵容和磅礴气势,向世界清晰地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人民军队的崭新风貌,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首先是那撼人心魄的“整齐划一”。网络上曾有热议,“除了‘太齐了’,还能怎么形容阅兵”,这句朴素的赞叹道出了所有观礼者的心声。无论是徒步方队横看成列、纵看成行、斜看成线的精准无误,还是装备方队等速行进、标齐并驾的精密协同,亦或是空中梯队米秒不差、威严壮观的空中布阵,这背后凝聚的是无数官兵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和钢铁般的意志纪律。这种极致的纪律性与协同性,正是人民军队强大战斗力的外在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凝聚力和组织动员能力的生动缩影。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
其次是那振奋人心的“国之重器”。本次阅兵共有45个方(梯)队接受检阅,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原则编组。其中,大批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极高,令人目不暇接。从部分首次对外展示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到具备“高超精打”能力的东风-17、鹰击-21等新型导弹,再到体系化、智能化作战的无人和反无人装备方队,这些武器装备不仅是我国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辉煌成果,更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实盾牌。它们无声地宣告,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由先进装备带来的“硬实力”自信,是国家安全的终极保障,也是我们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
最后是那感人至深的“精神传承”。当“刘老庄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等一面面在战火中淬炼的胜利旗帜高擎在英雄传人的肩头,历史与现实在这一刻交汇。这不仅是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更是红色基因与英雄血脉的赓续传承。同时,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4支战略兵种方队擎着崭新的军旗首次集中亮相,则标志着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的优化重塑,展现了人民军队面向未来、制胜未来的坚定步伐。这种一手紧握历史的荣光、一手擘画未来的蓝图的姿态,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博大胸怀与高远智慧。
二、汲取磅礴伟力,淬炼忠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