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
2025年9月3日,秋日的天安门广场,苍穹澄澈,金风送爽。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通过屏幕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盛况直播。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当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当一件件国之重器首次亮相震撼登场,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胸中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字字千钧,意蕴深远,既是对那段烽火岁月的深情回望,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豪迈宣示,更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身处XX区基层岗位的机关干部,深受教育,备受鼓舞,现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分三个部分谈谈学习体会。
一、关于对讲话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总书记的讲话,是一次回望历史、昭示未来的政治宣言,是一堂淬炼党性、砥砺初心的生动党课,让我对历史、现实与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一)深刻认识胜利来之不易,坚定捍卫历史的自觉。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8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从白山黑水到椰林海岛,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此次阅兵式上,当“刘老庄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等一个个在战火中淬炼出的英雄部队番号组成的战旗方队通过广场时,历史与现实交汇,仿佛能听到80年前的炮火硝烟与呐喊。这胜利,是中华民族用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它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作为新时代的机关干部,必须始终铭记这段用鲜血写就的历史,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硬道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我们从哪里来,为何而出发。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言行,将捍卫历史真相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二)深刻认识斗争精神永恒,增强应对挑战的底气。“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抗战精神,核心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团结精神,是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自强不息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在过去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总书记在讲话中警示,“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此次阅兵展示的诸多首次亮相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不仅是国防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坚强后盾。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虽然不在军事斗争一线,但同样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沿阵地。在工作中遇到的“硬骨头”、发展中碰到的“拦路虎”,都需要发扬抗战时期那种“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攻坚克难,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在平凡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