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与体会
2025-09-03 519

关于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与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区委中心组的学习安排,近期我再次深入研读了《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结合前几天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学习要求,感触很深,思考良多。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是一套关乎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系统思想。它要求跳出传统的增长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谋划区域发展。下面,我结合个人学习理解,从感受、反思、方法的角度,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深化理论认知,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初次接触“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时,我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层面上。但通过反复研读《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中收录的《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重要讲话,我深刻体会到,新质生产力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质态。我的第一点感受是,理解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其三个关键特征。

首先是其“新”的颠覆性。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其动力源于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它区别于传统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能源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更可持续的发展范式。这意味着,发展的路径不再是线性的、渐进的改良,而是指数级的、跨越式的变革。从这个角度反思,过去一些习惯性的工作思路,比如单纯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看重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可能需要进行系统性的重估。

其次是其“质”的高标准。新质生产力指向的是高质量、高效能的发展。它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要求产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供给。这一点让我反思,对于XX区而言,推动产业发展不能再满足于“有没有”,而必须聚焦于“好不好”“强不强”。这要求在项目引进、企业培育中,将技术含量、创新能力、环境影响、产业链带动作用等作为更重要的考量标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考与体会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451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