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市州纪委监委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工作的督导报告
省委: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省委督导组于近期对全省部分市、州纪委监委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项督导。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各地“三化”建设的进展与成效,梳理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体推进有力,“三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全省“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启动以来,各市州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紧紧围绕提升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压实主体责任,工作部署清单化
各地普遍将“三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督导发现,多个市州纪委监委参照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推行清单化管理模式,将“三化”建设总目标分解为涵盖业务流程、队伍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数十项具体任务。每项任务均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以及完成时限,形成“任务书”和“路线图”。案管、办公等职能部门发挥牵头抓总和督查检查作用,通过定期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汇报、现场调度、挂账销号等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办案提质增效
各地始终将“高质效办理好每一起案件”作为核心目标,紧扣依规依纪依法生命线,在办案全流程规范化上狠下功夫。一是安全底线持续筑牢。各地常态化组织学习监察法实施条例及“两意见一通知”等办案安全制度规定,定期召开办案工作推进会,调度安全风险,压实办案安全责任制。督导抽查的案件卷宗显示,安全预案、风险评估等文书材料齐全规范。二是硬件基础显著夯实。部分市州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对市县两级谈话场所进行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如XX市对所辖区县纪委谈话室进行全面升级,配备了全景摄像机、特写摄像机、高保真拾音器等现代化设备,为安全文明办案提供了坚实的物理保障和技术支撑。三是信息赋能初步显现。各地积极推广应用央地协查、大数据研判等信息化平台,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操作使用培训力度。某市纪委监委通过配齐内网终端、高清扫描仪等设备,组织开展OA办公协作、电子廉政档案系统等平台应用培训两批次,覆盖干部30余人,监督执纪执法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坚持严管厚爱,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
各地深刻领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一是制度笼子越扎越紧。XX州纪委监委等单位修订完善了干部考勤管理、请销假等内部管理制度3项,并专门印发通知严禁干部违规饮酒。通过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组织签订“八小时外”监督管理承诺书,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干部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督。今年以来,某市已开展相关检查13次,覆盖干部近50人。二是日常监督做实做细。各地普遍开展了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为每名干部建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表,实现廉政风险防控的精准化和常态化。三是激励关怀激发活力。在从严管理的同时,各地也注重人文关怀,落实干部年休假、健康体检等福利待遇。积极向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干部,打通干部成长通道。督导了解到,某县纪委监委今年以来已有9名纪检监察干部得到职级晋升或提拔重用,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