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关于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全面提升站党员发展工作质量,XX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支部立足国门一线斗争实践,聚焦“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于近期对XX支部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当前的做法与成效,深入剖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持续推动XX支部党员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XX支部始终将党员发展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通过建章立制、严把关口、创新模式,推动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履行新时代移民管理职责使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健全制度体系,筑牢规范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XX支部坚持将制度建设作为党员发展规范化的根本保障,着力构建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制度体系。一是实现全流程标准化。参照上级党委指导和先进单位经验,XX支部将发展党员工作细化为“入党申请、积极分子确定与培养、发展对象确定与考察、预备党员接收、预备党员教育考察与转正”五个阶段,并梳理出涵盖25个关键节点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从入党申请人谈话到预备党员转正决议,每一个环节均有明确的时间节点、责任人与文档要求,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完善配套监督机制。为防止程序虚化、标准弱化,XX支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XX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跟踪督查办法》,明确了支部委员会、纪检委员在各环节的监督职责。同时,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对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人选、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等重要节点,均在站内进行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的公示,主动接受全体党员和民警的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三是构建量化考评体系。借鉴部分单位的先进做法,XX支部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考评表》,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设置考核指标,对党小组的培养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考评结果与党小组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有效压实了培养教育责任。
(二)严把入口关口,提升发展对象的“政治成色”
作为守卫国家政治安全的第一道防线,XX支部深刻认识到边防检查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党员必须具备绝对忠诚可靠的政治品格。为此,XX支部始终将政治标准置于首位,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关”,确保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一是深化政治审查。在政治审查环节,除函询本人户籍地、居住地党组织外,XX支部还结合边检工作特点,将审查范围延伸至发展对象的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在境内外的活动情况,并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背景核查,坚决防止任何政治上的“带病入党”。2024年,XX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成功甄别并中止了一名存在潜在风险的发展对象的培养程序。二是强化政治历练。XX支部坚持在斗争一线和艰苦岗位上考察和识别干部,有意识地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安排到口岸执勤、专项勤务、应急处突等关键岗位进行磨砺。通过观察其在面对复杂局面、重大考验时的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和行动表现,对其政治素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政治画像”,确保考察结果的客观真实。三是严抓集中培训。发展对象在接收为预备党员前,必须参加不少于24个学时的短期集中培训。培训内容聚焦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章党规党纪以及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使命教育,并邀请站荣休老党员讲述戍边卫国的光荣传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发展对象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入党、入党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三)创新培养模式,激活党员队伍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