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刻,我们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目的就是为了从伟大的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因此,我今天与同志们交流的题目是——《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
一、回望烽火岁月,铭记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红色荣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0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血肉筑起了我们新的长城。在我们XX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同样上演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抗争史诗。
七七事变后,亡国灭种的危机笼罩着每一寸国土。面对气焰嚣张的侵略者,我们XX的共产党人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毅然决然地担负起组织和领导人民抗日的历史重任。1937年底,我党在XX地区的组织就积极行动起来,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将爱国的火种播撒在二十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正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迅速觉醒。
武装斗争是争取民族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根据党中央关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XX地区的党组织迅速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组建人民抗日武装。1938年初春,在XX县的XX村,一支由十几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组成的抗日游击队悄然成立,他们用几支土枪、大刀和长矛,打响了XX地区人民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这支队伍虽然装备简陋,力量弱小,但他们点燃的抗日烽火,却以燎原之势迅速燃遍了XX全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这支小小的游击队开始,一支支人民抗日武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39年,根据上级指示,各地的游击队和武装力量被统一整编为XX抗日纵队,由XX同志担任司令员。这支部队犹如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在二十大地上纵横驰骋,给予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他们运用毛泽东同志创造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开展麻雀战、地道战、破袭战,让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有了人民的武装,还要有巩固的阵地。创建抗日根据地,是坚持长期斗争的根本保障。XX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军民,依托XX山脉连绵起伏的复杂地形,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开辟了以XX地区为中心的XX抗日根据地。这个根据地成为了我们党在XX地区坚持抗战、积蓄力量、走向胜利的坚强堡垒。在根据地内,我们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将这里建设成了敌后战场上的一片“红色绿洲”。根据地的存在,不仅在军事上牵制和消耗了大量日军,更在政治上、经济上打破了敌人的“囚笼政策”,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中,二十大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面对敌人铡刀也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XX同志,他在牺牲前高呼“共产党万岁”,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信仰;有率领子弟兵与数倍于己的日军血战到底、最终壮烈殉国的指挥员XX同志;更有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普通百姓,他们送子参军、运送粮草、救护伤员,用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支撑着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XX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共与日伪军作战超过8000余次,歼灭日伪军5.2万余人,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