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党课的主题,我想聚焦“斗争”与“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告诫全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既是深刻的战略判断,也是郑重的政治号令。作为担负着一方发展稳定重任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权。
一、提高政治判断力,在洞察风险中保持“草摇叶动”的清醒
斗争,首先是思想上的斗争,是见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的政治智慧。风险的发生,往往有其演变的过程和潜在的征兆。能不能敏锐地发现这些“青萍之末”的信号,考验的是我们的政治判断力。
一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我们必须坚持政治标准,从政治高度审视和分析各种问题。比如,一个看似普通的劳资纠纷,如果处置不当,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炒作成对我们营商环境乃至社会制度的攻击。一个网络上的负面舆情,如果应对失据,可能迅速发酵,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政治安全这根弦,对各种风险的政治性、关联性、传导性保持高度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二要善于从苗头中看趋势。任何重大风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去年,我市XX开发区一家化工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事后调查发现,在此之前,该企业已多次因环保和安全隐患问题被群众举报、被部门点名,但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最终酿成大祸。这个教训极其深刻!它告诉我们,风险的“种子”就隐藏在日常的矛盾和隐患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对本地区、本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常态化排查。要多到矛盾集中、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第一手资料,对那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分析研判,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