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赋能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调研报告
2025-09-02 313

关于信息化赋能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领导,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近期,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围绕“信息化赋能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这一核心议题,对全市14家公立医院的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系统性调研。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市在健全公立医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并对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出工作思路。

一、制度框架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保证公立医院正确发展方向、提升治理效能的根本制度安排。其核心在于厘清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的权责边界,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我市以此为基石,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顶层设计

制度建设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先决条件。我市将修订医院章程作为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首要任务。截至2025年7月,全市14家公立医院已全部完成章程修订工作,将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地位作用、职责权限、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原则性要求以根本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党委在医院治理结构中的法定核心地位。

在权责划分层面,我市着力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党政不分”或“党政脱节”难题。以XX市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创新性地制定了详尽的《党政分工清单》,明确党委书记聚焦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重点领导医院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干部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等工作;院长则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等业务管理工作,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正如该院院长XX所言:“过去权责边界模糊,现在清单在手、分工明确。党委把方向定原则,院长抓落实保执行,既防止缺位又杜绝越位,决策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核心机制

议事决策是医院治理的核心环节。我市公立医院普遍建立健全了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的议事决策制度,并严格界定二者的议事范围。凡涉及医院发展规划、重大改革举措、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由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XX桂东人民医院在决策机制创新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该院针对重大采购项目,构建了“政治把关+廉政风险”双维度研判机制。所有重大采购项目在提交院长办公会进行业务和技术层面的审议后,必须再上报党委专题会议进行最终研究。党委会议从项目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是否存在廉洁风险、是否有利于医院长远发展等政治高度进行前置审查和最终把关。在此基础上,行政班子负责细化具体实施方案,最终形成“党委政治把关+行政落地执行”的双通过决议模式。这一机制确保了决策的政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该院配套建立了“三重一大”决策公示制度,邀请职工代表列席旁听相关会议,保障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了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有机统一。

二、信息化赋能: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不仅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技术工具,更是赋能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引擎。我市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运行全过程,有效提升了决策、执行与监督的效能。

(一)构建一体化决策支持平台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信息化赋能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39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