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代表在XX街道党工委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XX工作专班各位领导,同志们,代表们:
大家好。
今天能有机会坐在这里,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一同回顾、总结和展望XX街道的学习教育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也有些许诚惶诚恐。刚才,街道党工委全面汇报了工作情况,XX同志也站在更高的高度,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一些粗浅观察和亲身感受,从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视角,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想法,希望能为这次评估提供一个来自基层的真实切片。
一、一场触及深处的变革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最直观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提质增效”。这种变化不是停留在文件里、口号上的,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可感知、可触摸、可量化的。
首先,是“文山会海”在退潮,干事创业在涨潮。我记得以前,街道和社区的干部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开会坐穿椅子,写材料磨秃笔杆子”。但现在,情况有了显著改变。根据一些公开的数据分析,自作风建设和学习教育深化以来,一些单位的会议数量减少了超过20%,各类文件简报也精简了近18%。这减下去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哪里?用到了抓落实上。我看到,干部们下到田间地头、走进居民家中的时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有统计显示,基层调研时间普遍增加了30%以上。就像XX同志刚才提到的,我们街道在乡村振兴、淹区治理、矛盾调处等硬骨头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效,正是这种作风转变最直接的成果。大家不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行之”,这种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劲头,让人看了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