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暖心认证 让幸福养老“走心”更“走新”
“无感认证”,让幸福有感可知。
“自助认证”,让指尖有温可触。
“递延认证”,让服务有情可见。
2. 严把低保审核关守好民生保障线
坚持动态管理对象“准”。
坚持精准摸排突出“细”。
坚持多元宣传范围“广”。
3. “三个注重”保障事业单位 工资待遇落实到位
注重学习交流,增强业务经办能力。
注重沟通交流,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注重信息更新,确保数据审核精准。
4. 畅通转移接续通道 架起养老保障 “便捷桥”
强化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范围。
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最大效能。
建立动态机制,确保服务精准高效。
5. “三项举措”打造全链条工伤认定体系
强化部门联动,织牢“多维度”职工安全防线
深化主动服务,打造“全链条”工伤认定服务体系
聚焦矛盾化解,优化“全过程”权益保障服务
6. “四快五一”调解机制 柔性治理赋能营商环境优化
柔性介入破僵局,主动担当解民忧。
精准普法明后果,对症施策化分歧。
双向共赢促和谐,机制创新显实效。
7. 抓实特殊群体服务 四措并举筑牢民生保障根基
技能培训“强根基”,赋能就业增底气
就业服务“搭桥梁”,供需对接提效率
职业指导“一对一”,全程护航稳发展
社保认证“暖民心”,精准保障兜底线
8.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靶向引才,汇聚“发展动能”。
精准育才,激活“造血功能”。
服务留才,打造“暖心生态”。
9. 人社服务“再升级”营商环境“更优化”
精简流程提效率,跑出服务“加速度”。
精准施策稳就业,织密企业“保障网”。
柔性执法促和谐,构建用工“新生态”。
技能培训强支撑,激活人才“动力源”。
10. 下好调资“先手棋” 打好前期“主动仗”
精读深研,统一标尺。
核心数据“双线对账”。
特殊群体“重点关照”。
11. 以“三化”举措为抓手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人社样板”
用工保障“精准化”,搭建供需对接“强桥梁”。
包抓联服务“常态化”,构建助企纾困“新机制”。
权益维护“立体化”,织密根治欠薪“防护网”。
12. 多维度发力激发青年创业新活力
强化创业培训,夯实能力根基
加大资金扶持,破解融资难题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生态
13. 多维度发力 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聚才引智强根基,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深化改革破壁垒,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育才赋能提本领,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暖心服务优生态,改善人才成长环境。
14. 稳就业 促文明 惠民生
聚焦就业服务能力,构建供需对接体系。
强化政策宣传赋能,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投身城市文明创建,彰显人社责任担当。
15. 以“四个聚焦”构建人事管理新格局
聚焦招聘管理,把好人才“入口关”。
聚焦职称改革,激发人才“新活力”。
聚焦岗位设置,推动人岗“深融合”。
聚焦工资保障,确保待遇“精准落”。
16. 管好“人岗账” 算清“民生利”
精准画像,健全供需适配开发机制。
规范流程,构建阳光透明选聘体系。
动态优化,加强履职监督闭环管理。
多方联动,织密资金安全防护网络。
17. 多部门联动 筑牢职业健康防线 守护劳动者生命安全
多维联动,织密监管网络。
精准服务,助力企业提质。
强化宣教,厚植健康理念。
18. 城镇公益性岗位助力就业困难人员稳岗就业
精准开发岗位,优化人员安置。
强化动态管理,提升帮扶效能。
完善政策扶持,保障岗位稳定。
19. “1234”工作法提升人才职称评审质效
聚焦一个目标,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紧盯两类人才,靶向提升评审质效。
坚持三个倾斜,引导人才服务发展。
落实四项举措,构建服务保障体系。
20. 人社服务“再加码”营商环境“更优化”
政策惠企,释放发展“新活力”。
服务便企,跑出人社“加速度”。
用工助企,破解人才“瓶颈题”。
和谐稳企,筑牢发展“安全网”。
21. 实干担“档”为群众 用心服务做管家
集中保存,规范管理。
建立台账,优化服务。
简化流程,提升质效。
22. 筑牢基金安全网 智慧服务惠民生
“智慧+温度”双驱动。
“数据+机制”双保障。
“宣传+督导”双推进。
23. 畅通民意渠道 汇聚发展动能
健全机制强根基规范流程提质效。
拓宽渠道听民声广纳良言集民智。
注重转化抓落实办好实事暖民心。
24.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靶向引才,汇聚“发展动能”。
精准育才,激活“造血功能”。
服务留才,打造“暖心生态”。
25. 抓实档案管理 赋能事业干部精准管理
严把档案初建源头。
加强档案日常管理。
提升档案利用效能。
26. 争做“五星”党员 擦亮“三强人社”
争做铸魂赋能学习星。
争做惠及民生服务星。
争做勇于担当实干星。
争做遵纪守法廉洁星。
27. 巧打“组合拳”精准发力促就业
下好送岗稳岗扩岗“先手棋”。
打出劳务技能提升“组合拳”。
打好满足就业需求“主动仗”。
28. 打好就业服务“主动仗”铺就群众增收“幸福路”
精准摸排,绘制劳务需求“动态图”。
多维联动,搭建供需对接“云平台”。
按需施教,打造技能提升“加油站”。
29. 做实稳岗“蓄水池”激发就业新活力
狠抓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加大输转力度,提升输转成效。
用好乡村公岗,加强政策保障。
30. 打好“组合拳”稳就业助发展
技能培训“打基础”。
创业政策“固根本”
就业援助“兜底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人社工作写作提纲30例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3141.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