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研讨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现实需要。今天,我们召开此次研讨会,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条例》,进一步提升我市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条例》要义,提升政治站位
《条例》系统总结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的实践经验,对监察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是监察法的实施细则。深刻领会《条例》要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监察工作的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
(一)明确监察工作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首要职责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条例》开篇即明确监察工作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监察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我们要始终将政治监督置于首位,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紧盯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情况,看是否真正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在贯彻落实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严肃查处,以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
(二)把握监察工作法治精神。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条例》依据宪法和监察法制定,是监察工作法治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在开展监察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法治原则,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从线索处置、立案调查到案件审理、处置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强对监察干部的法治教育,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杜绝随意执法、滥用职权等行为。同时,注重与司法机关、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确保案件办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三)坚守监察工作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条例》多处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权益的保护,比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优先办理等。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挖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监察工作就在身边,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强化监督职责履行,确保权力规范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