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同志逝世61周年感悟心得
2025-06-08 286

 

焦裕禄同志逝世61周年感悟心得

 

20255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61周年纪念日。“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留给时代的回答。在无数个穿梭在村巷田间、奔波在活动现场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他,那个迎着风沙、忍着病痛,为一方百姓鞠躬尽瘁的老书记。致敬焦裕禄,就要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走得有方向、走得近群众、走得正心中路。

走在信念的光里,扎根信仰之土。焦裕禄在风沙里走着,心却始终稳着。他说,“党派我来兰考,就是要带领兰考老百姓跟天斗,斗到吃饱饭,跟地斗,斗到兰考大丰收。”这样的信念,不是喊出来的,是一锹锹挖出来的,是一脚脚走出来的。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没有响亮的舞台,也没有聚光的镜头,只有一户一户地走访、一件一件地解决、一年一年地坚持。每天打开工作日志,都是一桩桩实事小事;每次抬头看居民楼里的灯,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挂念。信念不是抽象的词,而是你面对困难不绕路、面对诱惑不动摇、面对群众不冷漠。我们需要在信念里立起方向,在责任中沉下心思,让“听党话、跟党走”的根扎在泥土里,扎在群众中。

走在群众的身边,深植为民之情。焦裕禄不高谈阔论,他愿意蹲在田头和农民一起抠沙子、掰玉米。他说,“只要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你们的工作就像这棵泡桐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这话,我当初听得简单,干得越久越觉得沉甸甸。白天下乡,晚上写材料;手里攥着方案,脑里惦记着意见。村民一句“你来我就放心”,让我顿感数十天没白忙。哪有什么“钢铁之躯”,不过是千百次“事不避难、心不避人”的坚持。不是不累,但心里放着群众,就走得动,再苦也值。我们要记得是谁选我们干事,是谁信我们为民。听得懂老百姓的土话,坐得下农户家的长板凳,装得进群众的烦心事,才不辜负“为民”的这份托付。真正把群众放心上,手头的事才有温度,心里的光才不熄灭。

走在自省的镜前,坚守清廉之本。焦裕禄查风口、探盐碱,病重都不下火线,可他从不为自己谋一分私利。他那句“你们不要以为她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另眼相待。把她分配到酱菜组,干些脏累活”,像根钉子一样钉在我心上。如今的我们,面对的是制度的考验、诱惑的试探,还有一天天的琐碎难题。可我们总要给自己留一面“镜子”,照照初心、照照边界。规矩不是为了限制你,而是为了护住你;纪律不是绊住你,而是帮你走得正、走得远。守得住清贫,才能挺得起脊梁;经得起诱惑,才扛得住责任。当一个基层干部最重要的,不是外面有多光鲜,而是心里有没有边线、脚下有没有力量。我们走在焦裕禄走过的路上,就得像他一样,哪怕风大雨急,也一步一个脚印、不出偏差。

希望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哪怕有一天我们头发花白、步伐蹒跚,也还记得那棵焦桐、那句誓言;也还能问心无愧地说一句:我曾努力走得像他一点,哪怕只是一点。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结出“心中有民、躬身实干”的泡桐果。焦裕禄同志时刻将人民的放在心上,罹患肝病也始终挂念着兰考人民,在大雪天忍受着疼痛,一连走访9个村遍访群众疾苦,用最纯粹的初心、最深厚的情怀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年轻干部要传承并弘扬焦裕禄精神,怀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念兹在兹之情,向人民的需求“聚焦”,在基层与群众保持“零距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上下足功夫,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服务中交出年轻一代的“赶考卷”。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焦裕禄同志逝世61周年感悟心得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50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