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力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和方法创新,以“四个五”思政工作引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五类课堂”丰富学习新形式,理论武装塑警心。市局针对性建立集学、测、宣线上线下课堂,教育引导全警在思想深处根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是“红色课堂”坚定理想信念。学好用好红色场馆、革命旧址和市公安局党员教育中心,持续组织开展系列红色教育实地研学,面向全警精心筹备召开红色故事讲述会,深入基层一线单位开展“延安精神宣讲进基层”“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等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广大民辅警赓续红色血脉、铸牢忠诚警魂。二是“线上课堂”提升学习成效。常态化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理论武装大讲堂”“法治夜校”16期,邀请专家学者、民间智库为全局民警作专题辅导讲座,增强理论学习深度;创设“警心微语”学习教育平台,云端推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学习专题400余期,组织全局自媒体联动发布专题学习内容1500余期,让“指尖学习”成为理论武装新常态。三是“巡回课堂”打造学习品牌。打造公安“理论大武装”巡回课堂理论学习品牌,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学习宣讲,面向新警开展“入警第一课”特别课堂,面向青年民警打造“青蓝建功新时代”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开展“书香警营·阅见长安”全警读书分享,组建小分队通过“面对面”巡回宣讲开展各类线下活动500余场次,以针对性强、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系列宣讲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力。四是“测试课堂”巩固学习成果。建立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及测试机制,将学习测试与职级晋升、干部任用等紧密结合,从市局层面已分批分类对各警种、部门领导干部开展了5轮次理论测试,对23批528名干部进行了任前理论测试,各单位面向民辅警开展理论测试230余次,检验巩固了学习成效。五是“实践课堂”推动成果转化。坚持把理论武装的成果深度融入,聚焦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主责主业,全局广大民辅警切实把学习成效和学习热情转化为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具体行动,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保持平稳,公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持续位列市各类民生测评指标第一。
(二)以“五个体系”构建思政新格局,思政教育聚警心。把思政教育作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重要工程,以思政工作新格局全力打造忠党爱民身正实干的公安铁军队伍。一是构建思政工作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公安政治工作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八大行动”,明确25项具体任务清单化推动思政工作落地落细;以“清单督导、日常督导、交叉督导”的“三维”督导有力保障基层思政工作任务落实;推行多级思政工作模式,抓实从政治主官到最小作战单元工作责任,拧紧由横向到纵向、由总体到个体的思政工作责任链条。二是筑牢忠诚教育体系。以“铭记嘱托忠诚担当”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学习实践活动,设立学习教育、责任落实、作风建设、激励奋进“4个篇章”,分解制定17类29项工作任务,全方位夯实全警忠诚思想根基,工作经验受到省公安厅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三是健全日常教育体系。把思政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建立思想状况定期分析研判和内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防控机制,以实地调研、网络问卷等方式扎实开展全局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准确、动态把握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开展思政工作;加强思政工作示范,推出2个省级和17个市级公安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联系点,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站;深入开展“警徽耀我心”思政好课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传递、育警铸魂的重要作用。四是拓展文化育警体系。让“特别忠诚、特别担当、特别善为、特别敬业、特别无私”的“五个特别”精神成为鲜明浓厚的公安文化标识,全面弘扬先进性、纯洁性的警营文化。积极打造警史馆,创新推出公安文化作品,打造的“长安卫”公安形象IP被评为“年度版权十大新锐IP”,围绕中国人民警察节、春节、“七一”等重要节庆日和时间节点,设置“节日我在岗”“你好警察节”等宣传话题,精心推出系列原创微电影,以高质量公安文化作品向民辅警致敬;组织具有文艺特长的民警制作原创公安主题年画、漫画、海报等,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公安文化紧密结合。五是做实能力提升体系。编印政治工作《规范性文件汇编》《实务操作手册》和政治理论学习《“理论大武装”资料汇编》,组织政工干部开展培训辅导20余次、现场观摩学习15次,常态化举办“政”能量专题小讲坛,精心组织举办公安首届舆论交流研讨会,有效提高政工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在重大任务中坚持开展战时思想政治工作,让政治机关练起来、政工干部动起来、实战能力强起来,在服务实战中提升能力水平,让思政“生命线”更富生命力、倍增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