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和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29 293

在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和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市属国企是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市域发展不同阶段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由于历史原因和各种经营问题,市属国企困难叠加,在改革发展中蹒跚前行,全市上下予以关注并充满期待。进入新时代、新发展环境下,既要破解顽瘴痼疾,又要面对新发展挑战,从根本上实现国企高质量发展是市六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明确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国企党建持续强化,改革发展奋力推进,在关键基础问题的陆续解决中,时势又迈入了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使命新任务考验着我们担当的行为。各有关部门、各市属国企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国企党建与改革发展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动《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工作推进与成效态势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属国企债务风险化解、企业运行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把脉问诊、明确方向、开出药方,举全市资源解决困境类、亏损类、待强类的企业发展问题,着力市属国企防风险、止流血、强造血,着力抓党建、顺体制、强监管。

各企业贯彻部署,努力行动,总体上完成了中省部署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在国资布局中聚业整合并理顺体制,在企业主业定位上不断清晰并聚焦行为,在债务风险防范中综合施策并逐步向好,在国资经营监管中止血堵漏并助力造血。总体态势是:脱离危重转向常疗,提质发展任重道远。

能源类企业在利好环境下守底线、稳经营、快建设、优结构、谋增量,向一流企业开始迈步;平台投资类企业险象环生,“排雷”保安,收缩调整,正在奋力畅通融资与经营功能;市场竞争类企业经营增收举步维艰,各自市场竞争力的四梁八柱还未清晰建立;公益类企业亏损波动,业务优化与管理优化的工作尚未实质性突破;部分企业深度改革创新的思想主动性、战略能动性、行动科学性处于初级状态甚至是被动状态。

一是从对全市经济贡献结构看,至2024年10月底,16户372家层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9.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2202.8亿元的2.7%,约四十分之一。这个状况距离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相差很大。

二是从国资布局结构看,目前,能源类、投资平台类、竞争类、公益类企业资产总量占比分别为15%:40%:20%:25%,经营性的资产占市属国企总资产的35%,非经营性的“钢筋混凝土”重资产多;部分国有资产资源多头分布,还未有效整合经营;16户企业仅分布在市级11条产业链的煤电、农业、文旅3条且份额很小,对全市产业发展支撑亟待提高。

三是从资产收益结构看,市属16户企业资产共计1530亿元,而年营业收入不到150亿元。汇总报表基本看得过眼,是因为延能化的贡献而“一俊遮百丑”,必须警醒“低效资产”的状态。

四是从发展动能结构看,除延能化外,多数企业几乎无本行业的技术研发和新技术应用。除煤炭、建工、水务、文旅专业外其余企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中初级技能人员总数为个位数或零;管理模式和功能总体处于“行政化”状态,普遍缺失企业战略规划和成章成法的管理运行体系,拳头或品牌产品、核心技术、市场渠道与模式、融资等生存力、竞争力不足以自我充盈造血。

整体经营结构“反差”的特点明显:资产体量大、营业收入小,非经营性资产多、经营性资产少,经营体量小;行政化思维多、市场化专业化思维少,面向政府资源配置多、面向市场资源开发少;亏损无利多,经营自强路径少。站在高质量发展主题、站在行业领域、站在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期待看,是“小散虚弱”、“无发展韧性”,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后问题与困难接踵而至,提质发展乃当务之急。

二、问题表现与原因剖析

可以设想,如果市场价格再下落、如果市属资源开发再开放、如果普惠政策再收紧、如果我们是非公经济的实体又该是怎样的危机。我们必须直面问题,必须在锚定高质量发展中破题。

1.主业定位还不精准。主业主责不清晰,发展无战略目标、无路径遵循,行为无序,鲜有做强主业的战略举措和变革,混沌了“自己是谁、应该去哪里”。部分企业热衷于工程投资或者脱离主业挣快钱,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了主业关联不大的业务或事务上,在年复一年中丢掉了主业竞争力的培植。

2.市场意识还不充分。靠政府投资、靠政府项目、靠政策补助让利的情形或多或少存在于各企业中。发展竞争研究、市场渠道开发、技术升级迭代缺失,在慵懒的经营中自废造血武功。

3.政企界限还不清晰。部分业务决策、投资行为没有遵循业务规律、市场规律,既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良莠不分造成的责任主体不实、投资无收益的管理无序情形,更有企业主体打擦边球图利、诿过于他人的不负责。投资不问效、结果糊涂责,造成问题累积成为难题。

4.经营秩序还不规范。企业组织架构还不能有效治理,产供销、人财物、制度、模式、技术等企业经营要素的规划与决策、运行与管理的规矩章法不健全,在随意、偏好、自我的无序状态中使企业的责、权、利形成“三张皮”,问题丛生、团队斗志衰减、经营举步维艰,难以应对市场和环境变化。要问企业文化去哪了,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5.创新驱动还不入道。研究战略、市场、技术、模式的自觉性还未从根本上建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方法是“找市长、不找市场”。盘活资源、整合资源、扩展资源要素,谋划造血增量,谋强第一生产力、第一动力、第一资源的新方式不多,在习惯的“圈内”循环。将市场经营主体错位成了政府部门或“吃财政”的主体。

6.作风建设还不扎实。谋事过程、干事过程、守底线过程等各环节存在着守正经营主轨道的偏差问题。比对优秀企业,在岗位职务的履责敬业、担责精业、发展创业上有不少差距。习惯了市场形势好、财政支持好的“温室大棚”,处于输血环境内,回避矛盾,得过且过,错失本质造血能力的自强。业务、专业、标准、规律研究停在面上和口头上,无实操性的工作支撑,这样的作风会将企业带成什么样子。

7.思想转变还不及时。对标对表干事、创业、担当、守正的总体要求需要进一步自我审视以下思想状态。

一是服务大局思想。在支撑市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企业的功能定位、愿景目标、使命责任是什么,做强做优做大目标和路径方式是否胸中有数、行动有力;对问题破解是怨天尤人、安于现状还是矢志奋进,对市域发展是添了乱还是鼓了劲。

二是站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问题研究、工作部署是基于新发展理念还是传统意识习惯,有多少工作体现出了业务升级迭代、体现了绿色、智能、低碳、安全、高效的提质晋档;有多少管理工作体现出了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核心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僵尸业务、无效工作有多少,精力与财力用在了谋发展谋创新的干事创业上还是忙了其他事务。

三是现代经营思想。在现代化企业管理构建上,机构职能设置和运行是否健康,有多少揽权错位、耍权越位,职位职权用在了什么职能上;在队伍建设上,有多少人才选树,有多少是岗位安置型的;在经营决策与运行上,是否存在花钱任性、要钱气长、挣钱不力、赔钱心安的思想状态,是利税大户还是负债大户,是奉献常在还是求助常在;每个业务链条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如何破解。

8.资本布局还不适配。部分经营性资产还分布在行政或事业性质单位中,部分同质化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中,部分企业还有一些与主业不关联的业务,个别优质业务未能有效配置到优秀主体中。这些问题导致资产闲置、低效运营、无序竞争,甚至产生违规问题。

9.监督管理还不严密。行业管理业务多头,各有侧重,国有资本监管的应有事项不能有效履行;国资监管的各类制度不少,但存在操作性差或有制度无执行的状态,问题成了漏网之鱼,监管有效性有待加强。审核备案、审批把关、审计监督的质量有待提高。

以上问题是导致主业不强的根源,必须刀刃向内,揭短亮丑,守正思想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木直中绳、梁正率下,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力量和团队力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市属国有企业党建和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21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