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个读书日心得体会汇编(9篇)
2025-04-29 395

第30个读书日心得体会汇编(9篇)

 

目录

1.不负人间四“阅”天最是书香能致远2

2.读懂藏于“字里行间”的人间四“阅”天5

3.开卷有益党员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8

4.世界读书日:“厚的读薄,薄的读厚”11

5.世界读书日:“阅”见美好“读”享精彩14

6.世界读书日:党员干部要多些“书卷气”17

7.世界读书日:我与“农家书屋”的故事20

8.相伴书香袅袅“精神长跑”步履不停23

9.最美人间四“阅”天诗和远方我“读”行26

 

不负人间四“阅”天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氤氲处,自有桃花源。四月天气清爽和暖,推窗可见自然之美,开卷自拥书香满怀。第30个世界读书日将要到来,无论是与风作伴,在阳光下慢慢读上几页,还是一盏明灯映照眼眸,在案牍上写下读书笔记,广大党员干部当不负人间四“阅”天,真正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作为生活习惯,真正让知识沁润心田,让知识成为助推自我进步和成长的最佳燃料,达到最是书香能致远的效果。

洽博多闻,永葆生命不止、学习不停的勤学之心。“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诗词歌赋诉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是古籍古书写进世界浩瀚的万千色彩,无论是关于哲学、经济、数学等的深入探讨,还是着眼于人的内心、情绪而写下的动人诗行,在书海里漫步,我们既能增长知识、获取信息,也能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更能陶冶情操、涵养境界。读书既是放松,也是充电,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挤一挤工作和生活里的碎片时间,在晨间和午后、黄昏或傍晚,捧起一卷好久未读、一直想读的书,相伴书香袅袅,为人生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真正在广泛阅读中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

术业专攻,永葆精益求精、格物致知的钻研之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读书的过程中辩证掌握“博”与“专”、“厚”与“薄”的关系,既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确保让知识入心、入脑、入行的关键所在。我们既要突破专业所限的“管道思维”,在广泛涉猎不同学科中拓宽知识面,让知识框架更加多元和立体,也要聚焦于博观而约取,围绕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一原则进行深度钻研,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水平。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在常学常新中汲取思想养分,感受心灵的触动和内在的丰盈,也要关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在专业书籍中深入求解,真正在知识富矿中找寻未知旷野,在深度阅读中汇聚“涉深水者得蛟龙”的智慧。

融会贯通,永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笃行之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读书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越是往前走、越是与时代同行,越能感受到知识所跃动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越能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多带着疑问和困惑到书中求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不断启迪思考、汲取历史经验、对标优秀案例中解锁干事创业的密钥,同时也要在火热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在大胆质疑、认真求证、反复揣摩中获得真知灼见,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体系,坚持做到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在万里征途上找寻奋斗旷野,在坚持阅读中永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笃行精神。

 

 

读懂藏于“字里行间”的人间四“阅”天

 

墨香漫卷时,自有星河灿。当四月的清风轻柔地拂过书页,窗外的新绿与字里行间的智慧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诗意画卷。值此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无论是斜倚廊下,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书脊之上,还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与文字展开一场深入的对谈,党员干部都应将读书视为前行的舟楫,在这书香弥漫的四月春光里,驶向精神的远方,让阅读成为滋养初心、充电赋能的终身修行。

秉持学无止境、跬步千里的耕读之志,做手不释卷的“求索者”。“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典籍就像是穿越时空的文明火种,从甲骨刻痕中,我们能一窥商周时期的风云变幻;于敦煌卷帙里,仿佛能听见丝路驼铃的悠悠回响。《资本论》以深刻的笔触剖析经济规律,《乡土中国》则细腻洞察社会肌理,每一次轻轻翻动书页,都是在与人类智慧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党员干部身处时代的浪潮之中,面临着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更应善用每一分每一秒,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自己指引前行的方向,借《之江新语》感悟深沉的为民情怀。也许只是每天早起半小时,或是在午休时抽出片刻,日积月累,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涵养“胸藏文墨虚若谷”的境界格局,让知识的力量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锤炼钻坚研微、格物致知的精细态度,做博闻强识的“智多星”。“业精于勤荒于嬉”,读书需要深谙“广采”与“深耕”之道。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要勇于打破专业的壁垒,以跨界阅读拓宽认知的边界。从化学物理中,我们可以领悟创新思维,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在古典诗词里,我们能涵养审美情操,品味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同时,更要锚定“干什么学什么”的精准靶向。比如,围绕乡村振兴这一重大课题,党员干部可以深入研读产业案例,分析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探寻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模式;针对基层治理的复杂局面,钻研群众工作法,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由薄到厚”的知识积累,我们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再经过“由厚到薄”的提炼升华,我们去粗取精、把握核心,让专业书籍成为解疑释惑、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践行学以致用、躬身力行的实干之责,做知行合一的“行动派”。“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阅读不是“闭门造车”的自我陶醉,而应与实践紧密相连。面对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中的复杂课题,党员干部不能只在书本中寻求答案,更要带着现实问题深入实际。当思考“如何激活集体经济”时,我们可以从《摆脱贫困》中寻找方法论,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面对“怎样化解矛盾纠纷”,不妨从《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里汲取实践智慧,学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群众工作技巧。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书中所学转化为田间地头的躬身实践。晨光熹微时,在走访调研中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暮色四合时,在“板凳会”中倾听民声,在排忧解难中打磨真知,以实绩实效取信于民。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30个读书日心得体会汇编(9篇)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209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