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5-04-29 592

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法治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首次提出。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高度概括了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特点。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决定》还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对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什么是高质量的法治?第一,高质量法治是贯通所有环节的高质量法治,所谓的环节一般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第二,高质量法治是覆盖所有领域的高质量法治。第三,高质量法治是关乎所有层次的高质量法治。

二、法治发展与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所以,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发展型的法治,同时具有创新的特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创新方面有诸多论述,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以数据为例,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中央文件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但是目前,我们在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比如,数据确权问题。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可以说,至此我们确立了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

在数字经济领域,我们同样需要新的法律、法规来应对。比如,人工智能能否成为法律主体?在现阶段,社会对这一问题还有很大争议。

三、法治发展与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协调、供需协调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在实践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面临诸多挑战。当市场失灵时,需要及时用法治的手段加以规范;政府失灵时还需要通过法治手段加以防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3205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