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情民意:关于深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
2025-03-11 136

2025年社情民意:关于深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

 

一、教育培训与实践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梗阻

在XX市随机抽取的12个乡镇(街道)中,76%的受访年轻村干部(35岁以下)坦言现有培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理论授课占比超60%,田间地头实训不足20%;政策解读类课程占75%,产业发展、纠纷调解等实务教学仅占12%;市级以上专家授课率达89%,本土"土专家""田秀才"授课率不足5%。如XX镇2024年举办的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中,参训人员对"数字乡村建设"课程满意度仅为58%,而同期开展的"冷库保鲜技术实操课"满意度却高达93%。

据XX村支部书记李某反映:"去年参加的3次培训,每次都是照本宣科念PPT,连我们村正在推进的葡萄冷链项目具体怎么申报都没讲透。"这种供需错位直接导致2024年该村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因政策理解偏差延误申报,造成经济损失超30万元。

二、教育体系与时代使命的时空错配

从调研数据可见,现有培训体系呈现三个结构性矛盾:一是知识迭代滞后于产业升级速度,如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课程占比不足8%;二是教学方式固化于传统路径依赖,72%的基层干部仍以被动听讲为主;三是评价机制停留于过程管理层面,仅有15%的单位建立培训成效跟踪评估机制。

XX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数据显示:全市xx个行政村中,具备电商运营能力的村干部仅占11%,直接影响农产品线上销售额,较邻近发达地区低42个百分点。

三、构建"三维赋能"立体化培养体系

(一)精准滴灌:打造差异化课程矩阵

参照《xxx》"抓鱼要在水中捞"的实践哲学,建立"需求采集—课程开发—效果反馈"闭环机制。如针对XX区5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发"资产盘活十二招"情景模拟课程;为乡村旅游重点村定制"民宿管家速成班"。2024年试点显示,该模式使参训人员实操能力提升率达79%。

(二)多维联动:创新沉浸式教学模式

借鉴"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的要求,构建"田间课堂+云端学院+擂台比武"三位一体平台。在XX县创建的"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通过"老支书带教+专家驻点+项目实战",使年轻干部解决复杂问题的平均时长缩短40%。据统计,参与该项目的村干部2024年带动村民增收均超15万元。

(三)长效护航:健全科学化考评机制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推行"学分制+积分制+竞聘制"考核体系。如XX市将培训表现纳入村干部选拔任用参考指标,2024年有9名在乡村振兴实训中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获破格提拔。建立"培训—实践—晋升"全链条激励机制,使教育培训真正成为干部成长的"加油站"。

四、激活沉睡资源打造教育生态圈

在XX市开展的"百村名师"培育工程中,通过"乡贤智库+高校院所+红色基地"联动,涌现出一批特色教学品牌。如XX镇依托本地"红色讲解员"资源开发"行走的党课",参训人员实地走访老党员住所23处,撰写调研报告47篇,推动解决民生问题68项。这种"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教案写进百姓心间"的做法,实现了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吸收"的转变。

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须跳出"会议室里学政策、报告册上学理论"的传统窠臼。让我们以"脚下沾泥土、心中装百姓"的务实态度,构建更具时代特征、乡土气息、实战价值的培养体系,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社情民意:关于深化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赋能乡村振兴的提案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70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