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5-03-06 32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乡村企业、家庭作坊逐渐增多,在农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同时,农民用火、电、气等各种用品的数量也明显增加,加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留守,农村地区发生火灾的概率普遍较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关防范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居住环境存在隐患。农村地区群众普遍聚集而居,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房屋建设间距较小,无消防通道,部分群众习惯于用柴火烧炕、做饭、取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堆积在门前屋后,个别群众随意架设用电线路,维护不到位、不及时,造成线路老化、短路等,极容易引发火灾,一旦发生,便会迅速蔓延,造成“火烧连营”。

二是传统习惯难以改变。农村地区受传统民俗和宗教思想影响,群众举办红白喜事或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习惯于大量运用烟花爆竹营造喜庆氛围,部分群众习惯于在清明节和祭日给去世的亲人扫墓、焚烧纸钱,个别群众在春节期间或特定日子请神拜佛、焚香燃烛,这些都给火灾发生提供了极大可能。

三是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消防工作基础条件差,投入不足,欠账严重,大多数乡村没有配置相应的消防蓄水池、消防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等基础消防设施,个别条件较好的村即使配备了简易的消防设施和铁锹、铁扫帚等山火防范工具,但也存在设备保养不当、不到位,甚至出现损坏或者挪至他处的现象,发生火灾时,没有大量水源和专业灭火设备,在专业消防力量到来之前,只能依靠群众用桶救火,导致火情难以有效控制,甚至引发森林大火。

四是防火意识还不到位。农村地区在家群众普遍以“三留守”人员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加上相关单位消防宣传教育不到位,群众接受消防知识的渠道相当有限,多数农村缺乏防火、灭火、消防常识和法律知识,个别小作坊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生产经营,防火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个别群众随意烧荒,随意存放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个别群众即使购买了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工具,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二、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坚持把农村消防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要抓手,积极督促乡村成立农村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与农村生产经营单位和住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基层民兵、农村优秀青年等群防群治力量,以乡镇或村社为单位,组建成立农村义务消防队伍,指派专人管理,开展应急救火等相关工作。

二要广泛宣传引导,提高防火意识。坚持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通过播放宣传视频、制作宣传版画,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等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火意识。把防火宣传与义务教育相结合,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积极开设安全教育课堂,定期宣讲防火知识,引导学生注意防火,做到不玩火、不玩电。统筹考虑义务消防队伍实际,积极组织参加防火培训,熟悉消防泵、灭火器等使用方法,适时开展防火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三要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坚持把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安全布局与乡村建设行动相结合,纳入乡村规划当中,加大消防设施物力投入,积极整合各级各类相关资金,以现有自然水源、深水井等为基础,规划建设消防通道、消防水池和简易消火栓,配备必要的水带、灭火器等防火物资,并督促学校、企业等单位配置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火灾发生时群众能够及时有效进行自救,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四要深化隐患排查,整改突出问题。认真履行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制定印发常态化防火安全检查等工作方案,督促各乡镇、单位、村组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对人员较集中、存放可燃物较多,容易引发火灾的重点部门、重点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落实相应整改措施,加强生产、生活用火和用电管理,引导群众规范堆放易燃、可燃物品,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坚决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村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654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