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5-01-30 331

在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珞珈山层林尽染、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我们齐聚珞珈山麓,共同迎来了第x届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在座的每一位致力于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同仁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和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现代中国法治文明、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我国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自信与担当,也为我们开展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繁荣稳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也为世界法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然而,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让世界更加真实、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法治的实践与成就,如何提升中国法治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持之以恒地举办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不断深入研讨这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借本次研讨会召开之机,我们将对外公开发布《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和2024年“中国法治国际传播十大典型案例”,以促进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助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同时,本次研讨会将聚焦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基本战略和能力建设这两个主题,搭建一个高端、开放、包容、求是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法学界、传播界的精英力量,共同探讨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现状、挑战与对策。我们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一定能够碰撞出更加耀眼的思想火花,为推动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此,我想就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是创新传播理念。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单向的、机械的传播思维,树立双向互动、多元共生的传播理念。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让世界更加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法治的真实面貌。

二是加强内容建设。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国法治的丰富内涵、创新实践和独特价值,精心策划、制作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法治传播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受众听得懂的话语展现中国法治的实践成果和制度优势。

三是拓展传播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全媒体、融媒体传播体系。通过精准定位、精准推送,让中国法治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响。

四是注重人才培养。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人才也是涉外法治人才。我们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熟悉中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善于跨文化沟通的法治国际传播队伍。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奉献,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法治、理解中国法治、认同中国法治。

最后,我衷心祝愿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成为推动中国法治国际传播的使者,共同书写中国法治文明的新篇章!谢谢大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中国法治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243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