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汇聚建成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教育事业上的重要标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激发各领域的动力、汇聚各方面的力量,打造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支撑。
1熔铸思政引领力
思政引领力是指党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而发挥的思想导航与政治引领的力量,是凝聚人心、汇聚人气、激发人力的第一驱动力。中国共产党拥有长期领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经验,具有发挥思政引领力的强大优势。新征程上,思政引领力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坚实力量基础和强大力量保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思想一致、目标一致、方向一致、行动一致的关键力量。
思政引领力的增强,主要源于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教育和政治领导工作。因此,建设强大思政引领力需要切实加强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理论武装,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宣传和理论学习活动。具体到教育领域,一方面,抓好思政课程和课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思政课程建设同步推进,特别是建设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抓好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建设,建设好“三全育人”格局,创新思政实践课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提升思政实践育人的效果和质量,熔铸和发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2夯实人才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说过,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纵观世界历史,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是国家强盛的基本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根本目的就在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发挥人才在强国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