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化营商环境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
2024-10-17 596

市优化营商环境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XX(以下简称“XX”)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决破除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激发了经营主体蕴藏的活力。但精准对标对表先进,xx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奋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仍是其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面临困境

(一)思想桎梏须破除

一是供应与需求脱节。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政府的服务与企业的需求应同频共振。但调研中发现,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在服务企业时,仍然停留于“要我做”而非“我要做”,基层基本依赖上级的布置和推动,缺少“用户思维”,部分政策举措因没有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而流于空文。面对企业所想、所需、所急,照搬照抄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强推强送强要求,服务与需求不匹配,无法做到良性互动。

二是效益与责任不同频。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企业家应具备“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精神内涵。“企业家精神”也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调研中发现,个别企业因理解有偏差,或为逃避监管压力、避免程序烦琐,不愿意做强做大,将实际已上规模的企业分解为若干个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甚至两至三年就注销一个企业重新成立新企业。“走出去”企业违反别国经营规则受挫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一是数量与质量不匹配。从xx注册登记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和实际投资额、外资企业的企业数和实际投资额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数量在增长,而实际投资额并未伴随企业数的增长而增长。2018年xx注册登记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有72家,实际投资额18011万美元,而2023年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增加到86家,增幅达到19.4%,实际投资额13086万美元,减少了27.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需重振信心、逐步复苏;另一方面也说明在xx注册登记的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投资能力不强,企业发展能力弱。

二是开放深度不足。xx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其辐射范围只涉及18个国家。从xx口岸进出口的主要贸易国及贸易额情况来看,9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主要集中在老挝、缅甸和泰国。而从xx注册登记的外贸企业进出口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州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比还不到全州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半。这说明xx对外开放的辐射范围小,辐射能力还不强,企业走得不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程度并不深。

(三)通关便利化环境需优化

一是“智慧化+共享化”程度待提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首先应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的出入境服务。但调研中发现,由于商务签证申办耗时耗力,大多数企业人员被迫选择相对便捷的旅游签证出入境,致使企业人员“走出去”办理业务面临身份违法的风险。智慧化磨憨开启后,货车进出效能虽有提升,但进出一套流程下来仍要几个小时。货场规模也难以满足现有车辆停放等候查验需要。其他口岸(通道)也因基础设施的滞后,智慧化设备设施的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市优化营商环境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1103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