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发展综述报告汇编(5篇)
2024-10-17 24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汇编(5篇)

 

目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3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11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16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21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2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xx的实践发展综述报告

70年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初生的新中国生根发芽。这意味着中国政治从根本上实现了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绝大多数人受压迫被剥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跨越。

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1979年,xx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产生省人大常委会。此后,全省各市和县(区)的人大相继产生本级人大常委会。

45年来,xx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书写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南x大地建立发展的光辉篇章,印刻着xx人民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底色,凝结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智慧力量,彰显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xx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统领,在省委领导下,以打造省域样板为牵引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中的带头作用,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以新时代xx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xx实践。

一、以高质量立法为改革发展稳定护航

今年9月初,全国首个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由地方立法机关单独编制的专项立法计划——《xx省人大常委会xx区专项立法计划(2024—2027年)》正式印发。从2024年开始,xx将每年推出约2部“小切口”地方性法规,加速推进xx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法者,治之端也。赋予地方立法权,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制度安排。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改宪法并修订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赋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地方性法规的权力。1980年7月,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法制委员会的决定,为xx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回顾历史,法治护航是xx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从改革开放初期立法为改革破冰突围,到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xx始终坚持先行先试、创新立法,制定了一大批创制性、试验性法规,占现行有效法规253件的比例超三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上先行一步的xx,开始出现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急需“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调整。其中,省人大常委会为经济特区相继制定入境出境人员管理、企业登记、涉外经济合同、抵押贷款、涉外企业会计、涉外公司等方面的法规,陆续建立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吸引外资、完善投资环境等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xx持续发挥立法“试验田”作用,出台多个具有全国首创意义、符合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公司条例首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先河;专利保护条例树起“专利法规建设的里程碑”;全国首个省级人大通过的预算监督法规出台;制定国内首部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法规;工资支付条例率先建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布制度xx始终以高质量立法为改革发展稳定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

进入新时代,xx持续以立法引领、保障和推动重大改革举措实施。特别是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制定省级法规20多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60件左右,呈现数量多、节奏快、创新性强的特点:

xx区立法步伐持续加快,横琴x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和xx深化面向世界的xx全面合作条例,明确重大合作平台管理体制,强化放权赋能;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有力破解制约合作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国家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提供立法样本。强化改革攻坚法治保障,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全国率先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版权条例、地理标志条例等。

xx人大持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深化立法领域改革,不断创新立法工作机制,开多个地方立法先河——

1993年首创委托专家学者起草地方性法规;1999年举行国内首次立法听证会;2001年首次举办立法论坛;2018年在全国创新立法人才培养机制,率先开展立法人才评选;如今在制定备案审查条例、建成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等方面实现“七个全国率先”。

这其中,多项协同立法首创举措引发关注。xx市同步推进x菜发展促进立法,在全国率先就推动地方菜发展探索立法,进一步助力就业创业和乡村振兴。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残疾群众吴腾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建议,最终被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采纳,这让他倍感欣慰。这样的故事正在xx各地上演。目前,xx,把更多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立法为民的“金钥匙”。

为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xx人大将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更好发挥立法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通过立法规范改革过程、巩固改革成果、破解改革难题、降低改革风险,为xx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

二、寓支持于监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加大对x东x西x北地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财政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重,有些地方资金、技术保障不足,怎么办?”去年11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首场专题询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百千万工程”连发10问,省发展改革委等8个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到场应询,以头等力度监督推动“头号工程”实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以监督之力保障民生要事,专题询问、提出质询增强人大监督针对性——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专题询问,次年省人大常委会即举行专题询问,将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摆在台面上。此后,省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对农村垃圾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并聚焦社会保险、水污染防治、“百千万工程”等群众关心、呼声强烈的工作连番发问。

提出质询也是人大监督的有效手段。1994年,21名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对省国土厅实施《xx省城镇房地产权登记条例》中有关问题的质询案。在2000年召开的省九届人大

三次会议上,xx代表团25名代表针对在xx事件处理不当问题,对省环保局提出质询案,这是省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质询案。通过持续发挥专题询问、提出质询等刚性作用,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增强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监督之力保障法律之力,执法检查让法律制度成为刚性约束——

早在1989年初,省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xx省各级人大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条例(试行)》,及时规范日益活跃的监督工作。随后,省八届人大常委会出台xx省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条例、执法检查工作规定、评议工作规定等,其中不少规定在全国都属创新之举。

多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发挥“法律巡视”的监督利剑作用,强化执法检查监督实效。紧贴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的呼声期盼,检查中医药法、省中医药条例、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省全民健身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实施情况;助力绿美xx生态建设,连续第8年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对森林法、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以监督之力保障“钱袋子”,推动预算国资债务监督与时俱进——

2001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要求政府预算草案要列到“款”级科目,重要的列至“项”级,改变以往“内行人看不清,外行人看不懂”现象;2003年首开全国先河,启动建设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已经实现与省财政等多部门联网,实现省市县预算联网监督全覆盖。这其中,广州市人大还积极探索建立预决算“三审”工作机制,广泛发动人大代表参与预决算审查监督,形成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到决算的全过程闭环监督链条,已成为人大预决算监督的知名品牌。

本届省人大常委会还率先开展专项提前介入省级财政预算编制监督,率先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指标体系,率先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等,接下来还将全口径全过程加强财政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健全人大监督评价、跟踪督办、督促整改等工作机制。

像这些见真章、“长牙齿”的监督事例,在xx人大历史上还有很多。xx开展四级人大、五级代表联动监督,每年至少安排1项监督项目凭着一跟到底、持之以恒的韧劲,xx人大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解决了改革发展中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以监督“组合拳”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托举群众“稳稳的幸福”

“电费从每度3.28元降到0.609元,空调终于可以安心用了!”今年6月,xx居民格外开心。在xx五级人大代表多年呼吁下,两个岛纳入省电网统一管理,实现陆岛同价,每年可为海岛居民和商户节约电费2200万元,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用电贵”问题。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有效保障选举权利——

1953年2月,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诞生,确立了普遍、平等、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1953年至1954年,xx省全面开展选举工作,在基层普选基础上,全省8个省辖市和98个县普遍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用间接选举的办法,选举产生了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这张小小的选民证,体现了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91岁的xx至今还珍藏着1954年1月17日在华南工学院参加广州市基层人大代表选举时的选民证。

此后,1979年直接选举的范围由乡扩大到县,2010年起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全面实现了选举权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截至目前,xx先后顺利举行11次县级代表直接选举、12次乡级代表直接选举,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添最生动、最直接的注解。

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主力军作用——

现在,xx有13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肩负着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履职尽责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今年已是省人大常委会连续7年组织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行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全省共11.98万名代表参加“绿美xx·人大代表在行动”集中履职,收集群众建议超2.8万件,约70%当月解决。

为民办实事,既有集中履职的“立竿见影”,也有跟踪多年的“细水长流”。计划穿过xx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xx高铁,从2016年在x全国人大代表首次提交建议,到2022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该线路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历时7年。代表们积极建言、接力呼吁,在历年建议稿上联署签名的代表累计已超200人次。

“连续两年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我非常高兴。”全国人大代表、xx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xx持续为化橘红产业壮大发声,日前化橘红正式被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化橘红产品可进入更多销售领域。

不断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

xx年均收集意见建议20余万件、推动解决问题15万余件,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听进去,解民忧、暖民心的民生实事干出来。

深得群众信任的背后,是代表“说话不白说”的机制创新。如今,全省496个乡镇、204个街道开展民生微实事立办制,xx等地县镇(街)实现全覆盖,70%以上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积极探索“群众点题、代表提议、政府立办、人大监督”等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了一批如道路硬底化、增设路灯巷灯等群众关心的小事急事。

今年,xx作出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部署,省人大常委会正坚持系统集成、综合发力,扎实抓好“六个一举措”,努力探索层次更高、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实现形式,提高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改革风劲乘势起,奋楫扬帆立潮头。

党的二十大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具体安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xx人大正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为xx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制度保证和法治保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发展综述报告汇编(5篇)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1100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