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党员作用发挥先锋引领行动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4-10-08 301

1996年,由x街道退休党员x“给我一个岗位,奉献一份余热”倡议起步,党员“一人一岗”经历个人认岗、组团服务、系统工程等阶段,逐步成为x区乃至x市党员志愿服务的标志性载体。经过28年的探索实践,“一人一岗”持续拓展其时代内涵和价值,健全完善党员“认岗-履岗-评岗”标准化管理机制,成为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党建参阅》、《浙江日报》头版等刊发报道。

(一)突出建章立制,规范党员服务基本行为。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为目标,强化党员作用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是制定基本流程。从2002年开始,陆续出台《党员“一人一岗”活动细则》等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发放在职党员报到证、党员志愿者活动证等认岗凭证,引导居住在村社的党员持证认岗履责、参与服务,同时由所在村社党组织定期反馈党员活动表现,确保党员志愿服务质量。目前,全区每年约有75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和1.1万余名在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发挥先锋作用。二是科学设岗定责。按照“因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原则,在原有楼道平安、扶贫帮困等16个常规岗位的基础上重新分类,依据服务属性的不同,设置常设、应急、技能、派驻4类岗位,并由各镇街因地制宜确定细分岗位及对应职责,形成“岗位+职责”两张清单,确保党员能真正“用得好”。三是规范日常运作。坚持以制度化促长效化,发布党员“一人一岗”认岗履责规范,建立汇报交流、交接岗、检查监督等8项工作机制,从“设岗明责、定岗领责、在岗负责、于岗履责、忠岗担责”等5个环节对党员志愿服务进行规范,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理事,不断激发党员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全市党员作用发挥先锋引领行动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941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