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讲话
2025-10-17 126

各位同事:

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潜藏着诸多危机。前三季度“零事故”的成绩,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的错觉,从而忽略了岁末年初这个特殊时段所面临的“三重隐性压力”。一是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使得设备逐渐进入“疲劳期”,性能下降、故障隐患增多;二是为完成全年任务而进行的冲刺,导致管理精力分散,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三是季节交替带来的恶劣天气和环境变化,使得安全风险叠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古人云。“祸患常积于忽微。”安全的堤坝,往往在看似平静的管涌中崩溃;事故的隐患,常常隐藏在习以为常的细节里。今天,我们以“穿透表象抓本质、直击要害除隐患”为主线,全面部署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力求在看似“平静”的局面中筑牢安全防线,在“暗流涌动”的环境中把握好安全生产的航向。

一、透视表象,解码年末安全风险的“隐蔽性陷阱”

(一)警惕“数据平稳”掩盖的风险累积。部分单位仅仅满足于“零事故”的表面数据,对“三违”行为和轻微隐患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种看似“安全”的表象,实际上是风险不断累积的温床。例如,某车间连续四个月未发生事故,但违章操作月均达到15起,最终因为“习惯性违章”导致了一起严重的设备损坏事故。我们必须建立一套“风险指数评估体系”,从“事故起数、隐患数量、违章频次、设备劣化趋势”四个维度进行动态监测,每周生成“风险热力图”。一旦某个区域出现红色预警,必须立即停产整改,消除潜在风险。

(二)破解“经验主义”导致的认知盲区。一些老员工习惯于依赖“过去的做法”,新员工则盲目照搬“师傅的教导”,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所带来的新风险视而不见。在冬季,我们面临着“三个认知误区”。一是认为“低温对设备影响不大”,然而实际上金属在低温环境下会出现脆化现象,导致管道的耐压强度下降35%;二是觉得“干燥环境便于作业”,却忽略了静电火花可能引发粉尘爆炸的致命风险;三是误以为“节假日人员少更安全”,但实际上由于值班力量薄弱,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各单位要开展一场“风险认知革命”,通过VR模拟、情景推演等方式,让员工直观地“看到”那些隐蔽的风险。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精选留言
我要留言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讲话

链接地址:http://www.haowenso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4783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